但刘备勤王后并不是那种“天下诸侯的官都归咱乱封”的状态,还是跟袁绍袁术曹操明面上保持了公事公办的,这也是其他诸侯没法指责刘备的重要原因。
至于将来,如果皇帝没了,再另说。
马超这两年也认清形势了,心里有数,所以立刻表示心悦诚服:“右将军如此举荐,超已是意外之喜,竟能与赵将军并列,深感惶恐。”
客气完了之后,大伙儿继续痛饮,将领们还烤了一些秋天刚割的羊羔尾下酒,气氛热烈。
马超喝完三碗之后,凝视着手里的软玉盏,羡慕感慨:“右将军您刚才真是太客气了,请我们喝葡萄美酒时,居然还说‘请不起中山冬酿’。这葡萄美酒可是好东西,比中山冬酿奢靡多了。
我年少时,就听长辈说过故事:二十多年前的孟佗,就是靠给张让贿送了一石鄯善的葡萄美酒,居然顶替了有平凉军功的张奂,担任凉州刺史。唉,桓灵时的腐朽,让人说起来就来气。对了,这些葡萄酒是哪儿买到的?运到酒泉肯定颇为不易吧。”
李素也随口应道:“是啊,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斛得凉州。我与大王每论及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这些酒么,派出一些小股商队去敦煌郡探路,遇到了一些从鄯善、伊吾来敦煌的胡人,就问他们买了,一匹宽幅蜀锦换一木桶葡萄酒,一斛装的,很划算了。”
当年孟佗给张让的葡萄酒之所以值钱,一方面是孟佗肯定得挑最好最名贵的上等美酒,才能入张让那种见过大世面的人的法眼。
就好比哪怕后世21世纪,高端的波尔多五大酒庄的红酒,跟普通欧盟最低标准的餐酒、料酒,价格肯定差距巨大。最便宜低端的红酒,在欧洲超市里两欧元一瓶都有。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汉末的运输成本巨大,李素在敦煌郡进货,距离产地伊吾(哈密)和鄯善还不远,葡萄酒就便宜。
而他当做钱带来的新式五尺宽巨幅蜀锦,哪怕是在益州当地,都才出现了仅仅三四年,其他汉地各州大批量进货更是不到两周年。
所以,在这临近西域的敦煌、酒泉,胡商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能织那么宽的锦,裁减衣服时可以尽量减少拼接,做到“天衣无缝”,当然是惊为天上之物。所以哪怕一匹宽锦要换上百斤葡萄酒,他们都认了这个价。
马超庞德等人久居西凉,听了李素的交易价格后,也是喟然叹服,主动拿汉地高端罕见的特产,拿到西域跟当地人换西域特产,这个利润太大了。
只可惜,西域国家也都国小民弱,市场太小,就算单价暴利,也没多少成交量。
李素在旁边,喝得兴起,也是忍不住显摆之心,直接厚颜无耻地即兴作诗两首,一个是写此战军功的,一个是写战后庆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