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王确是当世明主,不过我是戴罪之身,大王身边名门权贵不少,多有不便。而且今年关中凋残饥荒,一切民政以休养生息为主,没有出兵建功的机会,也没有大兴土木或者改革弊政的打算。既如此,听说使君擅能创新,来这儿一年,说不定更有机会——使君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了,不知使君能否证明自己的身份呢。”
李素:“你觉得我不像?”
徐庶:“使君气度不凡,只是太意外了,不敢相信。”
李素:“那你还怕我害你不成?你有什么值得我图谋的?我请你一路吃喝玩,回郫县自然能给你证明,现在却没带信物。”
徐庶这才打算相信,反正有人报销旅游也不坏,他也带剑略有武艺,如果遇到寻常商旅起歹心他也不怕。他只是下意识扫了一眼李素随行的所有人,看到典韦的时候,感觉到一股危险的气息,往后挪了挪腿脚。
典韦却不爽徐庶观察他的实力,捏着拳头:“我还没怀疑你是刺客呢!不过有我典韦在,你这种再来十个敢有异心,也叫你全部变成肉泥!”
徐庶这才相信,这肯定是李素了。因为典韦揭开斗笠那凶恶样实在太经典,哪怕徐庶不知道典韦长啥样,也瞬间觉得“典韦就该是这样”。
而且对方如果是临时起意要伪装成李素,也不可能那么巧带个这么特型的保镖。
“江湖传言右将军护卫最为严密,甚至当年连安南将军都给他做过护卫,应该假不了了。”徐庶心中暗忖。
一行人吃喝够了,李素就让徐庶跟着,他刚才被徐庶的分析勾起了兴趣,也意识到诸葛家确实做了很多确保工人开工率的有益工作。
不过,李素觉得有些奇怪:这些事儿,不是靠行政组织调度就能完全解决的,而且诸葛瑾之前也没跟他提起,那就不像是诸葛瑾能搞定的。如果是诸葛亮,倒是完全有实力做更多惠民利国的两便创新,但诸葛亮今年年初就随军北伐了呀,如今是灵台令,哪能分身千里之外的事情。
李素决定好好视察一下诸葛家的产业。
第492章 四两拨千斤
李素一行离开茶楼后,继续信步闲游,沿着都江堰上的复道飞桥过了岷江,从西岸调头再往南边下游视察。
原本都江堰上横渡岷江的桥梁,要到宋朝才修建。不过本时空如今就有桥了,就是李素治蜀这几年里花钱修的,技术上完全也可以实现。
因为岷江在这一区域被堰一分为二,内外江最窄的地方都只有三四十丈宽(70到90米),这已经符合古人修建索桥或者单券木质拱桥复道的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