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芝把他监视的结果,很快回报到了李素那里。
这天已是六月上旬过半,李素正在跟刘巴议事,就暂时让刘巴先坐一会儿,他自己到书房,单独听取邓芝的陈述。
李素见证据和可推测范围还是很大,就让邓芝派人继续跟。至于王必的府邸,以及他联络交往过的人,更是要全程盯着。
两三天内估计也跟不出眉目,五日后再听取汇报吧。
邓芝这就打算告退,李素却叫住他:“不急,我正跟子初商量秋收时候平抑粮价的事儿,可能也跟王必和那些世家的反抗有关,你也来听听吧。”
邓芝恭敬答应,跟着李素回到正堂,跟刘巴见礼。至于那些阴暗面的工作,当然不用跟刘巴这种正人君子的财政官员提起了,邓芝完全知道哪些事情需要保密。
李素身边既需要人处理见不得光的反细作活儿,也需要人处理堂堂正正的活儿,人可以有交集,事不能有交集。
李素等他们坐下,开门见山继续说:“之前我们也定下了,六月中旬之后,所有抗旱的施工全部要停掉,休息民力,只有灭蝗继续。
不过,光做这两点是不够的,要让今年关中少饿死人,自力更生的事儿我们能做的都做了,下一步就是靠贸易争取外援。
从最近开始,我已经分出一部分汉中地区的船运力量,沿着汉水顺流而下,往上庸与袁术、刘表辖区边界调集蜀锦、瓷器、茶叶、钢铁、井盐等物。
然后,我设计了一种‘钞引’,都是盖着咱京兆尹大印的,还有一些别的防伪,并抬高长安的粮价,引诱荆北民间的商人助理,趁着荆北秋收粮价下跌,大量买入秋粮,走武关道陆路贩卖到长安。
抵达长安之后,我们也不直接给足额的钱财,而是以这种钞引,提供在上庸与南阳、襄阳边境我方货栈内的蜀锦瓷茶盐铁为抵押,让这些荆北商人可以在回程后,在南阳本地提货到与钞引上标价等值的上述货品。
如此一来,官方组织运输的靡费、贪汙损耗,多少可以凭借民间商人的自发高效组织弥补掉一大部分。
比如,往年汉中的粮价是三百钱一石,今年因为北伐,已经涨到六百钱了,秋收之后,因为关中严重缺粮,我估计汉中的粮价也要涨到至少八百钱。按照褒斜道运粮四倍的损耗比、陈仓道两倍半的损耗比。
长安的粮价,至少要涨到三千钱一石,才能吸引民间商人自发从陈仓道运粮周济长安。但这样运下去,汉中的粮食也不够,所以咱不如官方把控住陈仓道的流动,进一步涨价,比如定四千钱一石一段时间,甚至暂时短期内五千钱。
先吸引袁术刘表境内的商人逐利,把粮食卖过来,给他们换四五千钱蜀锦茶瓷盐铁的钞引,就地交货。只要信用建立起来了,让对方有利可图,不光袁术会沿着武关道卖粮,袁绍在河内的存粮,说不定也会通过河东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