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不是这么算的,因为田地总数没有变多,种田的人也不会明显变多。只是很多佃户,因为原本的地主的地被抵押拍卖了,来了新的有地者成为自耕农。而那些佃农的永佃权也就没了,转而沦为必须给人佣工维生。
不过大王放心,我这几个月,在于子初、公达他们梳理地方,要求之前获益的各大织坊主、缫丝场主、盐场主等,优先雇佣因为家主土地被卖而失去佃权的农民,让这些人去改行当织工,也能维持生计。”
刘备觉得有点绕:“你这是让织户攒下点积蓄,买了田回去当自耕的农民?而原本佃租田地种的佃农,回去当织工?那不是他们原本的手艺都白费了,要重新练手艺,那不是浪费民力吗?”
李素:“大王,账不能这么算的,好在种地和织锦、煮盐需要的手艺都不算复杂,干几个月就熟手了。咱必须以维护朝廷的法度严肃为重,不能和稀泥。
这次大多数佃农也没有受损,之所以受损的,也是纳税迟缓、见事不明、朝廷善意提醒时又抗拒不信,这才偶有被奸商盘剥到,以至于家主的地皮被抵押出卖时,一点买下的能力都没有。哪怕官府略微给予一些借贷,他们都买不起。
朝廷总要让响应朝廷号召、遇事则先的人相对多些好处,让迟疑不肯听从法令的人稍稍受挫,这样民心才积极学法。要是从此学聪明了,给官营织坊打工时卖力多干、攒钱积蓄,将来未必没有机会买田成为自耕农,那也比现在的佃农要好了。”
李素好说歹说,才让刘备没有继续纠结这个问题。刘备最后只是反复谆谆嘱咐,要求李素一定要“确保就业问题”,既然有佃户失去佃权一定要让甄家糜家李家诸葛家雇佣两年以上,免得造出社会不安定因素。
这个要求李素当然可以做到,反正挤出的工人也没比流失掉的工人多,完全安置得下,只是调了个个。
说完大事儿之后,刘备才神态轻松些,换上自己人的表情,要求李素带他去看烧酒是怎么烧的、青瓷是怎么做的。
第381章 诸葛亮半锅实验
“不用拘礼,孤就是随便来看看,你们继续。”
走在蒸烧酒的作坊里,看到周围的工匠一个个停下手头的活儿过来行礼,刘备倒也洒脱,吩咐大家继续干,他就是来视察烧酒的日常的。
因为蒸馏器密封不够严实的关系,空气中还是会弥漫着逸散出来的酒精和其他酯类芳香,让第一次来这种场合的人新奇而又不适应。
纯酒精的气味只是微微刺激,并不会让人觉得很香。白酒香味的主要部分并不是靠酒精提供的,而是各种复杂的伴生酯类。
工匠们恢复日常工作的状态后,刘备就在李素的指引下,走到一口超级大的双重密封铁蒸釜前面,仔细观察。
工坊里有好多口这样的大釜,之所以选这口视察,是因为李素问过匠人的排班,这一锅马上就要蒸好了,不用耽误大王傻站着看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