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听来听去,那叫一个郁闷啊:闹半天,我奋死搏杀斩了个别部司马级别贼将、歼灭五倍于我的逃敌,最后大伙儿还是夸领导用人的当!
不过心理建设了一番之后,魏延气也顺了,谈不上嫉妒愤懑。
毕竟自己确实是破格升官了嘛,同僚和下属淤积了那么多不爽,现在能扯平也算不错了。至少从此以后,大伙儿对于他十七岁当曲军侯这一点已经再没有不甘,就当是提前提拔预支了功劳吧。
半天之后,赵云也亲自带着后军、接收了祁阳县、安民整顿,论功行赏。他亲自接见了魏延,安抚敲打几句,态度果然也是如此。让魏延意识到“斩了一个别部司马就提拔当别部司马”还是不可能的,升迁要按部就班,这次的功劳只是偿还超前提拔、证明自己。
这次的功劳,最多只是再赏赐二十金,或者锦百段。
当然,赵云话里话外也暗示了:魏延要是还有信心,到时候真捞到机会再干掉鲍隆或者刘度,那还是有可能火箭升迁、一两年内就做到别部司马的,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说到底还是魏延太年轻。
……
祁阳拿下之后,赵云的部队继续沿着湘江稳扎稳打逆流推进,三天之后抵达泉陵。
翻山逃回去的陈应溃兵,因为不用考虑辎重问题,当然比赵云走得快,提前一天半就回到泉陵,把军情通报给了刘度和鲍隆。
刘度听说赵云的部队有非常犀利的攻城器械,祁阳县连两天都没撑住,心中也是大惊,连忙找鲍隆商议。
“鲍都尉,刘备麾下众将如此犀利,我们若是现在再降,还能保住几分荣华富贵?”
鲍隆不在乎政治,他也不是很想投降,冷笑反问:“赵云之前就要府君接受他重新任命人事,还要杀鸡儆猴行那个什么租庸调法收买民心。
府君要是当时就投降他,恐怕都保不住太守之位,最多就是另外给个比两千石俸禄的闲差,混个温饱。何况现在已经打了一仗,陈应战死、我军若因不敌而降,恐怕连俸禄和职衔都保不住了,最多保全身家性命罢了。”
刘度叹了口气,意识到确实是这么回事。更何况,他还公然打出了“奉朝廷之命,与交州刺史张津联合,谨守敌方”的旗号,这个因素对于战斗时凝聚内部人心士气是有好处的,可到了投降的时候就成了减分牌。
赵云要是更狠一点,抄没刘度家产也是有可能的。
既如此,零陵郡才丢了一两个县,未必就要走到投降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