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关耗粮、坚壁清野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敌人得吃粮速度大于得到粮食的速度。如果敌人吃得很慢、兵力很弱,还能随着时间源源不断得到补给,这时候就该疲敌耗敌然后决战!
长史苏允闻言还是颇为不安:“府君!事到如今,你要求援我不反对。但你要是觉得关羽只有五千人就弱,那恐怕会出大事。我们虽然辟处南疆,却也听说过关羽平定诸贼的威名。
细作回报,说关羽军有不少普通士卒都穿铁甲。我们就算集结全郡两万兵马、加上两部蛮王的援军,野战也不一定打得过五千人,三思啊!”
“你只是长史,你知兵么?这事儿要劝也该蔡都尉劝我,你做好自己的本分!”已经被惹得非常不快的景毅,不想听非专业人士讨论军事。
苏允叹息一声,又想了想,换了个角度问:“就算集结全军兵力防备关羽,真能主动出击打得过关羽,假以时日,我们也要担心刘备派偏师从别的山僻险要之处绕路偷袭。”
景毅大笑:“你我入南中十余年,味县道是入滇最好走的路了,你难道不知道?其余虽也有些河川山谷,但两岸无不是壁立百仞、悬崖峭壁,怎么走?难道从千里之外就跋涉险滩毒水么?”
第285章 佯攻弄假成真了
关羽的诱敌架势摆得非常成功,把原本试图坚壁清野的景毅逼到了不得不集结兵力一战的地步。
可惜的是,身处战争迷雾中的关羽本人,并不知道这些,用计的人,是得不到“计策成功”的即时反馈的。以至于伺候近半个月,关羽只好继续保持低烈度的压力,每天打酱油相持。
“轰隆——轰隆——”
九月中旬的一天,相持还在继续。随着两声回响,两枚形状和重量都不太标准、大约重70汉斤的石弹,猛然飞出两百多步远。
结果只有一枚砸中了凹腰山脊关隘的夯土墙上。还有一枚稍稍偏了几十步,砸在旁边高耸的山壁上,砸断了一颗栎树、陷进土里。
自从李素发明了配重式投石机后,刘备军中这种武器的规制,经过两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轻型、中型、重型三档规模。
在对付其他中原割据军阀时,李素建议刘备严控这种投石车的应用,以免技术泄露,但打西南夷的话,就不用担心了,反正这十万大山里发生的事情,也不可能绘声绘色传到外面的世界。
今天关羽让士兵们用的是轻型石弹,但配重是加码了的,为的是把石弹抛高,从山道低处轰击山脊上的关墙、同时又要保证射程超出关墙上弓弩的覆盖。
这种简易的破夯土墙,如此火力已经足够形成威胁。山路狭窄建造困难,所以一共也就造了两架轻型款,绝对能够完成“迫使敌人增兵加强防御”的战术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