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刘焉军从两百多步外就开始助跑,到了最后相撞的那一刻,居然冲击力和速度优势还不如刚刚助跑的汉军。
“快!快投入后军!前军好不容易冲上去的!缠住刘备!左右两翼继续展开!”刘焉坐在放了软垫的指挥战车上,见状连忙亲自指挥投入预备队。
毕竟刘备有精良得多的弩阵,有京师武库带出来的好装备,刘焉军每一次要与敌人进入肉搏,都要付出不小代价。
打先锋的东州兵到地两千余人,才换来这个全面混战的局面,当然不能让前军溃败了,得立刻增兵维持住士气。
刘焉军兵多,最大的优势就是黏住正面之后两翼可以展开得更远,如果最终能对汉军实现三面包夹,那就还有得打。
可惜,刘备并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张飞如同一块中流砥柱,狠狠扛住正面岿然不动的同时,刘备坐镇后军居高观望,看到了刘焉的预备队动向后,立刻就吩咐赵云出击,把刘焉军两翼迂回的部队从薄弱处切断。
没有骑兵,还想绕后?就算人多又如何!
刘焉中军是庞羲督战,带的是东州兵主力。左右两翼分别是刚刚提拔起来的郑度和黄权督战,带的兵也是益州兵。这些人本就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要仓促之间确保战术机动到位,难度可想而知。
刘焉也是知道益州兵相对不能打硬仗,所以不敢让他们冲中军正面,唯恐一开始就被严阵以待的汉军弩阵射崩溃,那样的话一旦返身逃跑,会把后军也带乱。
连之前好不容易用损兵折将喂出来喂得刚刚有点知兵的王累,都在武阳被赵云俘虏了。刘焉实在是无人可用,就好比打《三国志14》的时候让一堆统率值五六十的家伙硬抗张飞赵云。(游戏里黄权统率七十几,但刚二十岁出头的黄权显然还没到这个水平)
黄权和郑度在迂回的过程中,很快出现了脱节,反而被赵云切断。这些益州兵的战斗意志本来就不行,完全是因为之前觉得“我军人多势众,跟着刘焉混可以站在人多一方狐假虎威”的心态,才勉强跟着刘焉混的。
这样的部队,一旦发现“人多的一方也不一定安全”,这时候朝廷圣旨的诱惑力就彻底发挥出来了。
好几营的益州兵,在被赵云切断了与黄权、郑度旗阵的联系后,仅仅抵抗了不到半炷香的工夫,就纷纷倒戈投降了。
“我们投降!别杀了!我们都是被刘焉强征入伍的!”
稀里哗啦一阵,赵云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有上万人的益州新兵直接投了,这些人被征募当兵也不到半年,完全谈不上节操和素养,就是从农民里强行拉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