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过了年关之后,至少要准备几个太守级别的买官钱,还要帮刘虞买单给丘力居的部分尾款,能剩下三亿就不错了。

幽州穷苦,后续刘备不一定再有机会疯狂缴获。所以这三亿得省着花,确保招兵与养兵的开支比例。比如要是太贪心一下子扩军一万多人,总规模达到一万七八,到时候每年军饷军粮和损耗开支就接近两个亿,说不定撑一年多就被自己私兵的军饷吃穷了。

刘备并没有开挂,他又不知道灵帝什么时候驾崩,所以扩军必须悠着点。思前想后,刘备觉得从俘虏里再扩军五六千,确保自己的武装总规模有一万人,就是极限了。

这样的话,加上平时日常生意从糜家抽成、其他细水长流收入,目前的钱绝对够养兵三年。

汉灵帝要是还能活三年,那简直就是光武帝和汉明帝之后、天下第三高寿的东汉皇帝了,高寿突破35周岁大关,堪称医学奇迹。

……

刘备和李素就这样悄咪咪在辽西闷头耕耘、肃清地方,直到年关将近,才差不多把事情搞定。

不过在后方,因为李素消失得比较久,也没有大张旗鼓给他庆功,一些跟他比较熟又不是很熟的朋友,难免就心里犯嘀咕了——主要是那些学术圈和生意圈的朋友。

因为完全不熟的人,根本也不知道他领了什么任务,也就没机会为他担心。

在中山无极县,甄府的乡间别墅里,蔡邕和蔡琰父女,最近住得那叫一个别扭——当初李素请他们来时,名义是同修《殿兴有福论》,现在书已经修好一个多月了,李素也离开了一个多月了,不知音讯。

虽然甄家很给蔡邕这种当世大儒面子,蔡邕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平时请都请不来,天天好吃好喝伺候着,但蔡邕自己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无功不受禄啊。

所以蔡家父女和甄家人,有机会聊天肯定绕不开李素的话题,他们也隐约知道李素是负有去胡人那儿搞事情的外交事情的,毕竟当初写书就是为了对张举搞事情,没道理有成果了却不利用。

终于,在腊月中旬的一天,甄家的甄姜等人再找蔡琰玩时,言者无心地吐槽了一句:“蔡姐姐,你说那护乌桓校尉拥节长史的活儿,是不是就是到胡人大营里谈笑风生据理力争啊?如果是的话,那么久都没风声,不会凶多吉少吧?胡人不知礼仪,不知道有没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你说什么呢!师兄有班超之才,跟他一起著书那一两个月,我早就看出来了!”蔡琰吓了一大跳,连忙制止了这种不负责任的不吉利之言。

不过甄姜的话倒也提醒了她,回屋后她就忍不住找到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