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想了想:“丹阳兵都是自带兵器的,以刀盾为主,不用了吧?”

李素:“不是还有那些大力的丹阳兵,不屑用刀,而是用锤盾的么?我看那些战锤,都是粗硬的大木棒、配上一些废钉而已,破甲战力着实不佳。咱干脆就找糜子仲家的铁铺,打造几百把纯铁锤头的木柄钉锤。总之现在不是省钱的时候。”

第072章 载誉归幽州

打完歼灭郑宝之战后,算算日子也已经是5月18日。

一行人还需要整编部队、强调军纪、让兵将有时间相互熟悉、翻新装备。

七七八八加起来,毋丘毅把北上回幽州的最后期限,定在了6月1日之前。

约好时间之后,双方就各自整顿人马——毋丘毅处理官军的事务,李素就专注刘备的私兵。

糜竺那边的铁匠作坊也普遍比较给力,主要是存货多、而且肯折价回收李素这边换下来的旧兵器。

所以在李素给足钱的情况下,居然六七天时间就把这两千丹阳兵的武器翻新了一遍。

李素把丹阳兵淘汰下来的旧战刀,人手一把发给九江兵。

再给丹阳兵发了1200把新的钢环首刀、500柄纯铁锤头的钉战锤、300把单手战斧。

这一番装备轮替下来,就把那五六百万钱花掉了,但部队的战斗力和面貌也焕然一新。

丹阳兵的装备原先并没有战斧,是李素跟鲁肃在亲自深入部队了解情况之后,才发现的这种隐性需求——原先按照惯例,丹阳兵中以力量著称的就选用木质战锤,以灵敏著称的就用环首刀。

但实际上,有一些战力最强的士兵,既有破甲重击的力量,但同时也身手敏捷,他们用钉锤早就觉得不趁手了。

换上战斧之后,作战就比较灵活了。需要发挥敏捷快攻时,就用刀法驾驭战斧;需要破甲时,也能靠斧头的重量砸。

为了充分选拔出有战斧兵潜质的精锐,鲁肃建议进行了两次军中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