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页

没了地盘,没了兵权,他马士英得罪了东林党那么多人,身家性命能保?

气急败坏竟是直接写信给过江督师的史可法,信中大骂史可法,道:“尔辈东林,犹藉口防江北,欲纵左逆入犯耶?淮扬兵至,犹可议款,划江而治。若左逆至,虎狼桀骜之徒,朝廷如何治之?焉知不是社稷倾覆之始!”

写完骂史可法的信后,马士英赶紧调兵往安庆击左。

凤阳监军太监卢九德近日与淮扬方面倒是做了好几桩大生意,又接了昔日同僚高歧凤的几封书信,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权衡再三,卢公公自是大力支持马士英去防左。

左部若入淮西,他卢公公恐怕就真的彻底失势了。

太监,不比文臣武将,说没用,就没用。

史可法接到马士英书信时,已经领着所谓的京营到了太平府,不过京营出城时有兵五千,此时只剩三千五百人,其余人半道就跑回南京了。就这剩下的三千五百兵,也是极度不成话,竟有不少人挑着担子将从南京带来的货物沿途发卖,美其名曰报国发财两不误。

麾下可用将领只有都督同知刘肇基,但其手下也只有自招的四百兵。

另外史可法倒还有一支兵可用,就是曾派往浙江招义乌兵建为“忠贯营”的何刚,可惜何刚在浙江招兵一年多,也只募集兵勇千余人。

原先戚家军兵源主要来源地义乌等地的百姓对当兵已然十分抵触,更说他们先祖为大明效力,结果却被官军自己人所杀,今日凭什么还要他们再替朝廷效力。

兵少将少,且大部不堪用,凤阳马士英又不听节制,史可法也真是愁眉苦脸的很。

等打开马士英的信来看,更是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过得两天却是有好消息传来,说是凤阳兵将已在安庆击败左兵,将他们成功堵住。

这事按理来说是大好事,史可法即便再看不上马士英,也当以督师名义遣人祝贺,并为将士向朝廷请功,可史阁部偏在这时犯了老毛病,或者说顽固的很。

他竟然上书弘光说社稷的威胁不是左部,既然左部已被堵住不能东下,还是要将淮西兵马抽回去,以免淮扬贼兵趁淮西空虚突入,那样的话江北之地就尽为淮贼所有。

马士英一听此事急眼了,赶紧上书问南都他凤阳兵马若调回,谁来挡左部。更说淮西兵将虽奋勇击败左逆,然左逆仍兵强马壮,万不能掉以轻心。

弘光最信重孙武进,这位宫中内外皆呼二爷的大将军此时正在逼弘光给自己封伯,还说要封什么武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