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左梦庚能力较其父差得太远,二来左梦庚也根本压制不住下面的十总兵。
前世历史上,左梦庚之所以降清,主要是与下面的十总兵如李国英、徐勇、金声桓等执意降清有关。
一个连部下都无法压制的所谓大军统帅,陆四又有什么可担心。
史可法虽无能,马瑶草却不是吃干饭的。
虽说马士英虽因为入阁之事同东林党关系很差,但这人大局观还是颇强,且军事才能也远甚史可法,加之黄得功、朱纪等淮西兵将皆听从于马士英,而淮西兵又是事实上南明唯一的精兵集团,因此南边的战事陆四并不担心。
倒是孙武进说的第三件事让陆四心里“咯噔”了一下。
孙说马士英上书朝廷,说崇祯太子朱慈烺经间道南下抵达淮西,现在凤阳。
这件事在南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当初支持潞王登基的东林党人异口同声说这个太子是假的,乃马士英欲达个人目的弄的冒牌货,其意在要挟中枢,以达不可告人之目的。
孙武进也认为那个太子一定是假的,所以蛊惑弘光跟马士英要人,马士英要是不敢把人送到南都,那就说明这太子肯定是假的。
如此,谣言不攻自破。
然而,一向唯孙二爷马首是瞻,事事听从的弘光却难得顶了孙二爷,就是不肯派人去淮西宣旨要马士英将人送往南京。
此事让陆四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印象中福王南渡成立弘光朝后,南明是发生了三件大案,分别是大悲案、童妃案、假太子案。
大悲案说的是某日忽然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亲藩齐王,从兵乱中逃出做了和尚。
弘光帝派官员审讯他的来历,大悲起初信口开河说崇祯时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
又声称“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该与他作正位”。
弘光君臣见大悲语无伦次,形迹可疑,严加刑讯,才弄清大悲是徽州人,在苏州为僧,确实是个骗子。经过九卿科道会审后,将大悲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