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页

现在漕督一下令,军官们不用担干系了,自然乖乖照办。

于是县里先开来小船,将那五六条搁浅漕船上的粮食,一袋袋卸下来,一趟趟运到河边临时扎起的芦棚中。

别看漕船只是半载,一船也有将近三百麻袋的漕米。小船最多只能装个五六袋,就不敢多装了,不然也得搁浅不行。

这样一来效率极低,一直到了半夜,才把这些漕船搬空。

空载的漕船,自动就从淤泥中浮起来,被民夫们拉过了这段该死的河面。

……

河面是空出来了,后头的漕船却不敢跟上,不然非得也搁浅不行。

而且它们足足有两千之数,也像那六条漕船一样卸了再装,到京城估计都得入冬了。

“连夜准备一下,明早开始清淤。”赵孔昭抹一把脸上的雨水,直接下令道。

人工河最易淤塞,漕运衙门都设了一百五六十年,没有一年不清淤。自然积攒了丰富的手段,在桃、伏、秋汛发水时也能清淤。

“这……”宿迁知县和泗洪知县却面现难色。

“怎么?”赵孔昭烦躁的皱眉道:“你们不想干?”

“部堂谕令,下官岂敢不遵?”两位县太爷赶忙道罪一声,解释道:“实在是因为河道总理今日亲至,命我等自明日起上黄河河堤值守防汛。”

“是啊部堂,翁中丞说今年的麦黄水,远远强过往年,新修补的堤坝必须要继续加固,日夜值守……”泗洪知县指着十里外,夜色中一处灯光闪闪的高高城墙,声如蚊蚋道。

那不是什么城墙,而是黄河大堤。火光是巡堤民壮手中的灯笼。黄河与运河在淮安境内平行而过,相隔不足十里。

各县知县都兼管本县的河道,在防汛水利事务上,接受河道衙门的领导。在这种鬼地方当官,也真是哔了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