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人员两人一组,一人对墨卷、一人对朱卷,必须一字一句用心校对。
确认两份卷子字字无差后,便在朱卷上写下‘某某读朱、某某读墨,对读无差’的字样。
如果发现有遗漏或誊录有错,则用赭黄笔改正。
誊录和对读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仅靠官员自然不成,因此皆以生员充任。
倘若誊录对读有误,抑或字迹潦草对读不出,生员将被罚为吏员。
不错,就是不许你再读书,直接让你去政府当科长的节奏……
其实,还挺不赖呢。
……
经过这一系列严格的处理后,试卷最后交到‘外收掌所’。
外收掌的官员会再次核对朱卷、墨卷的编号,确认无误后,将墨卷留在所中暂存。
然后把既无考生姓名,又无特殊标记的朱卷,分为十八束,写上编号、装入箱中。由两位知贡举官贴上封条,用上关防,亲自送到飞虹桥上。
飞虹桥是贡院考试与阅卷的分界点。
桥南,整个考试与外帘四所处理试卷的过程,由两位知贡举官负总责,所有官员称外帘官。
桥北则负责阅卷与排定名次,由两位大主考率十八房同考官完成,既是内帘官。
贡院铁律,内帘官不得至桥南,外帘官不得不至桥北,内外双方要绝对的隔离。
今科担任正副知贡举的,乃礼部尚书高仪、礼部右侍郎万士和。
两人于第二场结束后,也就是十五日辰时,率外收掌所官员,将分装在九口大箱中的四千三份考卷,押运至虹桥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