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治国之策、民富国强,只有少年雄起,大唐要真正的富强起来,否则再精妙的理论、方法只能是一场空谈。
这就是少年的自信。
李世民读完,语音落下,整个国子监全部寂静无声,落针有声,一个个浑身战栗,太学博士马嘉运哪怕已经读过一遍,依旧心中激昂,这样的文章能够在他眼皮底下完成,实乃他一生的荣耀。
“大唐少年,少年大唐!墨顿,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考卷,心中叹道,这一刻连他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将墨顿放在平等的位置。
墨顿用潜龙,乳虎等比喻为少年,同时又将前途无限的少年比喻为正在蒸蒸日上的大唐。名义上再说少年,岂不是在说大唐这个心生的王朝。
墨顿对少年有多少期待,就对大唐有多少看好,此等以身自喻,要比满朝大臣那些阿谀奉承,大表忠心之词要强上千百倍。
这不仅仅为少年发声,同样也是为大唐呐喊,这才是李世民最为触动之处,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墨顿竟然对大唐有如此强烈的情感。
“老臣惭愧!”孔颖达率先躬身道。
“臣等惭愧!”国子监一众博士纷纷愧然道。
“国子监乃是培养大唐未来官员之所,且不可有半点私心杂念,一切以大唐为重!”李世民脸色一沉,敲打道。
很明显,国子监中已经被儒家占据了绝对权力,算学和律学被压制的话语权极小,尤其在墨顿进入国子监这件事情上,国子监无论是从学子到夫子,其反应让李世民失望至极。
这是为大唐培养官员之地,并非儒家的学府!李世民锐利的目光,盯着每一个人,众人纷纷垂头拱手。
“臣等领命。”
这一刻,一切都毫无疑问,墨顿再一次冠绝国子监,李承乾三人的文章和墨顿此文一比顿时索然无味。
并非三人的文采不好,而是此《少年大唐说》太过于惊艳,非战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