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为颍川书院之中有荀彧这个陈琛基友,陈琛的名声自然小范围地推广开了,而且毕竟也是颍川书院的优秀学子,多项学科都是甲等成绩,老师们时常会拿陈琛举例,这样在颍川书院求学的学子们多少都有些仰慕这个年少有为的师兄。
特别荀彧老喜欢陈琛的诗词了。
他还特地拜托荀攸,如果陈琛有什么新的创作的话,一定要给他送过来。
在书院里文学课里当助教的时候,荀彧总是会拿陈琛的诗词来给学生们品鉴。
他们都说了,荀彧师兄是陈琛师兄的好朋友,经常谈人生论理想,同床共枕,同被而眠的好兄弟。
只不过就是没有见过陈师兄回来而已。
感觉荀彧师兄有些单相思的样子。
但是大家也只敢想不敢说。
徐庶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些学子的交流,才知道其实陈闲在颍川书院的名气还是不小的。
特别是他的教学方式有时候会较为新奇,更受学子们欢迎。
而且其实陈琛从颍川书院带走了一批老教授和师兄弟们,他们都跟陈闲的关系比较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以其实这些教授跟陈闲的风格也多少有些沾边。
都是属于那种教学情况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的,思想比较前卫一些,开设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也更偏向于各种让人一看就很感兴趣的课题方向上去。
所以陈琛这一波带走人,直接把颍川书院平衡了好久的氛围给破坏了,现在的颍川书院,学习压力要比之前大了不少,虽然说书院并不要求学生们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
但是书院中严厉传统的教授占比要多得多,所以整个书院的氛围也有受到影响。
所以现在有经历过陈闲还在书院时期的学生,还有那些在陈琛还没有带走书院里前卫派的教授们的时期的学生,可都会怀念当初书院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