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页

坚城难克,如果魏军被拖入到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之中,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魏军最终会被庞大的后勤补给给拖垮。

这也是姜维设计好的结局。

邓艾当然不会按照姜维的剧本走,他在魏军各路人马进入到汉中之后,果断地放弃了围攻汉乐二城,仅仅只派一万四千人对二城进行长期的围困,集中起主力来,进攻阳平关。

如果汉乐二城的守军真得就出城呢?邓艾其实也不太担心,尽管围城的部队大部分是守备军,野战的能力不足,但邓艾也不需要他们进行野战,魏军在营地的四周,深壕高垒,部署了大量的拒马和鹿角,一旦蜀军要发起进攻,他们面对的也是魏军坚固的营寨。

守备军虽然野战中战斗力不强,但把守营寨和把守城池几乎是没有多少区别的,蜀军也是以防御为主,让他们发起进攻的话,未必能有什么出彩之处。

更何况,四千守备军之外,邓艾还另行配置了三千野战军,所以蜀军就算是出城攻击,想要打破魏军的包围阵地,也绝非易事。

邓艾这样的配置,既保证了对汉乐二城守军的控制,也无需使用大规模的部队,完全可以将主力抽调出来,参与到更重要的战斗之中。

在邓艾的计划之中,阳平关是魏军必须要拿下的一个目标,锐骑营和左卫营在马隆和牵弘的率领之下,已经从狄道和祁山道向阴平武都方向进军,虽然目前邓艾还没有接到来自阴平那边的战报,但邓艾相信锐骑营和左卫营的实力,拿下阴平和武都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阳平关是横亘在汉中和蜀中以及武都之间的一个咽喉要塞,如果魏军无法攻克阳平关的话,进入汉中和进攻阴平武都的军队就会被隔绝,无法取得联系,更无法突破汉中,进入到蜀中。

所以阳平关邓艾是志在必得的,安排好对汉城和乐城的围困之后,邓艾集合了近四万五千人的军队,向阳平关发起了进攻。

阳平关位于汉中平原的最西端,也叫做阳安口,北面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阳平关就位于这两座险峻的山脉之间,南可入川,西连武都,北通陈仓,东接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之为入蜀的咽喉要地,一点也不差。

阳平关这里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在世之时,就极为重视阳平关。

原本的阳平关,是建在汉中北山之上的,张鲁割据汉中之中,就在北山走马岭上横山筑城十余里,张鲁之弟张卫曾在此击退过曹操的进攻,后来诸葛亮驻扎汉中之时,因其南北两山之间过于宽阔,起不到阻击魏军入川的作用,所以将阳平关移到了走马岭之下的谷地之中,构筑起了新的关隘。

诸葛亮虽然是极力主张北伐,以攻代守,但并不意味着诸葛亮就完全放弃了防御,恰恰相反的是,诸葛亮在驻守汉中谋划北伐的同时,还无时无刻地惦念着汉中的防御体系。

阳平关便是诸葛亮一手兴建起来,阳平关不仅是汉中防御的急所,更是入川之门户,阳平关向西,便是武都郡,当年汉中之战时,曹军就是首先攻破了武都的下辨,让进攻汉中的蜀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压力,守住阳平关,等于是守住了汉中的西大门,从阴平武都方向攻过来的敌军,是无法从这里进入汉中的。

其次,汉中虽然是蜀国的一个防御重地,但更为重要的却是蜀中,所以阳平关的存在,也保证了即使是汉中失守,也不会让蜀中门户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