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永安比不上汉中,但这次阎宇却是实打实地从永安调到了汉中来当都督,而且他还不是胡济那样的都督,在姜维手底下当差,听从姜维的差遣,而是他这次和姜维进行了对调,姜维从汉中调往了永安,阎宇从永安调到了汉中,阎宇成为了汉中真正的“一把手”。
如果阎宇能力不俗的话,那肯定是不会犯这种战略性错误的,所以邓艾一直比较怀疑阎宇的此番调动,有什么重大的阴谋,这一点是他必须要摸清楚的,只有真正搞清楚了阎宇的真实意图,邓艾才能做出相应的部署调整来。
想要摸清汉中蜀军的真实情况,还得倚仗汉中间军司的间谍才行,所以邓艾决定给青隼传信,让他抓紧时间调查清楚蜀军这次军事调动的真实意图,大战在即,任何一个细节邓艾都不可能轻易地放过。
不过还没等邓艾给青隼发信呢,青隼最新的情报就已经是报到了长安,邓艾读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看来阎宇并没有什么阴谋和圈套,更没有什么新的战略部署,此番大规模地调动汉中外围的兵马,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而在此次的事件之中,潜伏到汉中都督府的咸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咸鱼向阎宇献出计谋,而阎宇利欲熏心急欲从姜维手中将汉中的兵权给夺下来,所以急不可待地实施了这个计划。
这倒也不算是阎宇的愚蠢,而是阎宇实在是太贪心了,为了谋夺汉中的兵马控制权,他完全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看来汉中间军司这次的表现十分的出色,邓艾要求他们离间蜀军将帅,削弱蜀军汉中防御体系的计划是大获成功了,这次阎宇能将汉中外围防御的兵马都撤回到了南郑,等于是将姜维的防御大计给彻底地破坏了。
从表面上,是阎宇得利了,原本他只能掌握南郑城的两千守军,经过这次的调动之后,阎宇麾下能控制的兵马多达上万人,这完全是他虎口拨牙,从姜维的手中夺下的权力,估计这个时候,阎宇正兴奋地难以言表。
但他似乎并不知道,这次事件最为得利的并不是他,而是在关中一直虎视眈眈的魏军,其实让邓艾一直最为头疼的就是这些汉中外围的蜀军游击队伍,这些游击队藏匿在深山老林之中,机动灵活,迂回辗转,魏军想要清剿他们,绝非容易的事。
但如果不能将这些游击给剿除掉,那么邓艾就算是攻入到了汉中腹地,也不会安心的,因为邓艾必须要时刻提防这些游击队的滋扰和对粮道的破坏,如果不能有效的清剿这些背后之敌,那么魏军的后方一直就会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
而且魏军越往前推进,后方的力量就会越空虚,越容易给蜀军一些可乘之机,他们会倚仗对地利的熟悉程度,在这山峦和峡谷之间,与魏军进行全面的周旋,魏军也将不得不抽调出大量的军队来,一则为了护送粮草,二则为了清剿蜀军游击队,这必将会影响魏军向正面战场上兵力的投送。
本身这次的伐蜀之战,对魏军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蜀国的国力是没有魏国强,蜀国的军力也是远远逊色于魏国的,但蜀国却是拥有天下最为险峻的山川道路,凭借着这些地理上的优势,他们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凭险据守。
而魏军最为擅长的骑兵和投石车,在这次的作战中,却几乎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丧失了优势兵种的魏军,其实在这次的战争之中,并没有多少的胜算。
但这场大战,却是有如在弦之前,不得不发,作为北线战区的最高指挥官,邓艾自然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想要打好这一战,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