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页

所以背倚着强大的朝廷势力,范绩根本就不可能像徐尘那样一听魏军来袭的消息就闻风丧胆,屈膝投降的,范绩还是很有底气和魏军较量一番的。

由于有了提前的预知,使得范绩在排兵布阵的方面就显得游刃有余多了,在押送徐尘离开九真郡之后,范绩立刻下令全城戒严,所有的军队都进入到了一级战备的状态,时刻准备好战斗的架式。

于是吴军纷纷地涌上了九真郡的城头,拈弓搭箭,绰刀提枪,一个个神情严峻,如临大敌,范绩也下令四门紧闭,任何人不奉将令,一律严禁出城。

在城内,也将会采用戒严的手段,这个时候,为了防止细作传递消息,禁止任何百姓出城,有私自逃离城池者,一律格杀勿论。

铁血的手段才能造就铁血的军纪,在这方面,范绩倒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如果军队的纪律松松垮垮的话,那么打败仗便是家常便饭。

范绩的这支军队,在交州军之中一直有着铁军的称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范绩对军纪抓得比较紧,而且是常抓不懈,所以在交州军体系之中,九真郡兵是一支比较清新脱俗的队伍,战斗力之强悍,是远胜于其他各郡郡兵的。

这无疑也成为了范绩的底牌之一,现在不管魏军来犯没有来犯,范绩也已经下令九真兵严阵以待,全力备战了。

而此刻,魏军大队的人马也已经悄然地向九真郡逼近,已经抵达了九真郡的郊外,距离城池也仅仅只剩下不到十里的距离。

第2288章 攻其所必救

徐尘非常热情主动地要去“说服”范绩,羊祜当然是欣然同意的,如果能像拿下日南郡一样拿下九真郡的话,那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对于魏军来说,也没有任何的损失,就算徐尘劝降失败,那九真郡迟早还是要有一战的,魏军打便是了,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如果是徐尘借此机会叛逃回吴国那边,这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徐尘此前就已经献日南郡而降了,就算逃回吴国,也必然会承受相当大的惩罚,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这种愚蠢的决定想必徐尘也是不会做的。

对于魏军来说,徐尘劝降成功的话,那他们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九真郡,并且可以顺利地打开交趾郡的南大门,从而敲响残吴朝廷的丧钟。

如果徐尘劝降不成功的话,魏军最大也就是损失一个代理太守而已,甚至可说是毫发无伤,毕竟这种代理太守一抓一大把,死了一个重新再换上一个,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后面排队的候补太守,多了去了。

所以徐尘提议他去劝降九真太守范绩的时候,羊祜当然是欣然同意的,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当然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