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统奉命负责监造木筏,他倒是一丝不荀,亲自逐一的查看,稍有不合格的立刻下令重做。
在张统看来,木伐承载的是魏军士兵的生命,一旦到了江面之上,他们便是孤立无援的,唯一能倚靠的,只有脚下的这块木筏,而木筏一旦出了问题,后果是堪设想的。
所以张统的态度十分的明确,那就是不容许任何一块有问题的木筏下水,他要亲自检查,亲自把关,为士兵们的生命负责。
有副都督亲自来督造,魏军士兵在建造木筏的时候压根儿也不敢马虎,更何况,以后渡江作战的时候,很可能自己也会站在其中的一块木筏上,如果现在偷工减料,到时候耽误的很可能就会是自己的性命。
所以说没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几乎所有魏军士兵在扎木筏,都是相当的仔细认真的,每一根竹子都是精挑细选,确保没有断痕裂口,每一条绳索都绑得仔仔细细,又密又紧,而且都采用双层加固的办法,确保万无一失。
毕竟扎木筏属于简单的工作,普通的士兵稍加指导,就可以胜任,比起造战船来,可简单了不止百倍。
而造战船,那明显属于技术活计,普通人根本无法胜任,那怕有专业的工匠来指导也不行,非得专门的造船工匠不可。
而且造船用的木材,也是要求非常苛刻的,可不是随便砍几棵树锯几块木板钉起来就是战船。
打造一艘战船,木材的选择极为重要,普通木材要经过多道的烘干工艺之后才可以使用,当初魏军在巢湖打造战船,几乎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全部完工,可见造船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现在羊祜兵临交州,根本没有时间长期地耗在这里,所以想要速战速决,就必须寻找捷径。
竹子是吴军使用的最多的一种材料,吴军在搭建浮桥、修筑新城的时候,也是大量地使用竹子,于是羊祜灵机一动,也选择了竹子来充当进攻的工具,双方的这次大战,也完全可以称之为竹子大战。
好在交州盛产竹子,到处都是大片的竹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羊祜倒也不用担心造竹筏的材料不够。
经过了连续的几天赶工之后,魏军至少也建造出了上千只竹筏,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就是部署渡江作战的了,羊祜平生指挥过无数次的战斗,大小不下上百例,但水军登陆作战却是为数不多的,除了建业渡江作战之外,就是钱唐之战了,而这两次的战斗,羊祜几乎都不要费什么力气,整个渡江的过程魏军水师舰队就可以轻易地越了过去。
而给予羊祜资助的,毫无疑问就是魏军的水师船队,正因为有强大的水军船队给他撑腰,羊祜才能顺利地完成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