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绩有些不解,道:“莫不是揭阳那边有甚消息?”
陶基将文书交给施绩,道:“魏军兵犯揭阳,合计有一万八千步骑,某曾告诉璜儿,若来敌势大,不可力敌,以退兵为上。璜儿不惧敌兵,凭险据守,誓不后退,真有担当的勇气,表兄,我们是不是该出兵增援,共守揭阳,御敌于国门之外?”
陶璜以前没怎么领过兵打过仗,估计参加过最大的规模的战斗也就是平定山贼盗寇了,所以陶基让他领兵驻守揭阳,陶基手里还是捏着一把汗的,生怕陶璜在关键时候掉链子。
但没想到陶璜面对魏军来犯,处变不惊,沉稳有度,并且向陶基表达了坚守揭阳的决心,这让陶基甚感欣慰,虎父无犬子啊!
陶基曾交待陶璜,如果魏军势大的话,不可与之恋战,而如今魏军来犯人马尚不足两万,吴军凭险据守,完全有一战之力,陶基当然是无条件支持陶璜的。
如果能派兵再增援揭阳的话,那便是更好了,守住揭阳,就等于守住了交州。
第2237章 无知者无畏
那知施绩看完文书,却是眉头紧锁,脸色阴沉,道:“叔先可知魏军此番派来的骑兵是何营吗?”
陶基愣了一下,他方才光顾看魏军的兵力多少了,对魏军是那个番号的骑兵倒真没细看,好象是陶璜在奏报之中倒是提及到了,不过陶基有些纳闷,是哪支骑兵,有差别吗?
“好像是……这有区别吗?”陶基回忆了一下,还真没想起来,于是反问了施绩一句。
施绩一看,陶基这是对魏军的编制完全不熟悉啊,不过也难怪,陶基久居交州,对万里之外的魏军关注度自然不够,对于魏军各个骑兵营和步兵营自然是傻傻地分不清。
他也只好耐心地给陶基科普了一番:“魏军的兵马大体分为两部分,一为野战兵,二为郡国兵,郡国兵自不必说了,野战兵共分为三大军团,分别由三位大将邓艾、羊祜和杜预领衔。目前邓艾军团驻守关陇,杜预军团陈兵西陵,而羊祜军团屯兵建安。目前对交州构成威胁的,也就是羊祜兵团。此兵团共有两个骑兵营:骁骑营和果骑营,三个步兵营:步兵营和长水营、中垒营,此次进攻揭阳的主力,就是骁骑营。”
“骁骑营和越骑营、屯骑营号称是魏军的三大主力之一,越骑营和屯骑营为北军五校之二,汉时便有,只不过后来渐趋没落,曹亮初仕之时,便曾担任过越骑校尉,重组了越骑营,后来又任北军中候,将北军五校归至其麾下。”
“而骁骑营则是魏军主力中军五营之一,担任骁骑将军的是曹亮之父曹演,所以高平陵事变之时,骁骑营就站到了曹亮这边。要知道,骁骑营便是由当年曹操麾下的虎豹骑改编而来的,历来就是魏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曹亮之所以能破司马氏,骁骑营也是居功至伟的。”
施绩对魏国这边的情况显然是了解颇多的,当下便将骁骑营的来历给陶基讲了一遍,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