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页

胡烈自然不敢有任何的隐瞒,一五一十地将失守的过程说给了司马伦。

司马伦听完之后,反倒是沉默了,鹰嘴崖的失守,胡烈虽然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不一定要负主要的责任,只能说他对这种突发的恶劣天气准备不足,事实上,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大雾天气,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挑战,胡烈没有能够守住鹰嘴崖,也不全是他的失职导致的。

在这种能见度极差的天气状况下,鹰嘴崖的地利优势完全被抵消了,不管胡烈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都是很难阻挡魏军的接近,可以说这是一场天时决定的战斗,没有了地利优势之后,蜀军人数上的劣势便突显了出来,想要在阵地战上压制住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魏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胡烈也进行了拼死的抵抗,但奈何寡不敌众,在损失了将近半数的人马之后,胡烈意识到即使把他手下的所有人马都打光了,也无法挽回败局,所以胡烈最终只能是选择了撤退,放弃了鹰嘴崖。

了解了具体的情况之后,司马伦也能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在正常的情况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这种理论也不是绝对正确的,这次鹰嘴崖的战斗,就证明了地利不如天时。

鹰嘴崖如此险的地势,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但恰恰就是这场空如其来的大雾,让鹰嘴崖的地利优势瞬间化为了乌有。

而魏军也正是抓住了这么一个天赐良机,趁着大雾天气能见度极低的情况,悄悄地摸了上来,一旦陷入到了近身的战斗,蜀军就再无优势可言,鹰嘴崖的失守也成为了必然。

看来在以后的防御作战之中,蜀军也必须要注意雨天雪天雾天这些特殊的天气,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得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模式,不能心存任何的侥幸,毕竟魏军在利用天气这方面,还是有所专长的,所以蜀军在防御之时,不能给魏军空子,一旦被他们捉住机会,就如同鹰嘴崖一样,轻易地就把阵地给丢掉了。

这样的损失,是极容易丧失士气的。

第2122章 都是聪明人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防线,如果是拼尽全力,甚至是射光了最后一支箭,拼到最后一个人,那么阵地失守,也不没有什么遗憾了。

但蜀军只是打了一个盹的时间,阵地就失守了,先前他们所有的努力全都付之东流,这不让人心怀沮丧还有什么?

此刻胡烈的神色也确实是沮丧到了极点,原本他是在司马伦的面前夸下了海口,誓要守好鹰嘴崖,绝不让魏军踏上山顶半步,人在阵地在,人亡阵地亡。

但结果却是无比地打脸,别说是守住鹰嘴崖了,就连拖延魏军一点时间都没有做到,鹰嘴崖丢得那个干脆,让胡烈面对司马伦之时,满脸的惭愧之色,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事实上话不能说得太满了,如果此时此刻,有一条地缝的话,胡烈恨不得钻进去,他实在是无颜再面对司马伦。

不过司马伦倒也没有再追究胡烈的责任,首先鹰嘴崖的失守是有客观原因的,胡烈最多也只承担次要的责任,罪不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