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刘禅重用的黄皓,同样也是刘禅玩权力平衡的产物,别看黄皓结党营私,玩弄权柄,但实则宦官当权,背后的靠山只有皇帝,往往百官奈何不了的太监,皇帝只需一道命令,便可以轻易取其首级。
刘禅纵容黄皓,就等于是在朝堂之上埋设了一颗可以由自己掌控的棋子,姜维受到了黄皓的谗言陷害,北伐之事功败垂成,遂怒不可遏,上朝欲斩黄皓,但刘禅只是云淡风轻地劝说姜维作罢,让黄皓给姜维赔罪道歉了事。
从表面上看,黄皓擅弄权柄,把持朝政,把蜀汉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刘禅亲小人远贤臣,不是昏君是什么?
但细看究竟的话,刘禅这种分而治之的手段,让那些有野心觑觎权位的人不得不有所收敛,否则的话,谁又能保证蜀国朝堂之上不会出现司马懿,不会出现孙峻孙綝?
此次陆抗降蜀,同样得到了刘禅的重用。
刘禅对外来的归降势力,通常都是不拘一格,信任有嘉的,前如姜维、夏侯霸,后如司马伦,都得到过刘禅的重用,陆抗这次携荆州来降,刘禅自然也是大为高兴,封其为大司马,位在百官之上。
对于刘禅来说,外来归降的势力,在蜀国并无根基,他们想要坐大,难度很大,但利用这些外来的势力制衡蜀国的本土派系,却是屡试不爽的。
这一点,姜维也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一直以来姜维对后主刘禅也是心存敬畏的,那怕他对黄皓恨之入骨,但也没有胆量越过刘禅直接将黄皓给杀了。
不是说君权不可欺,而是说没有足够的实力,你是没有资格去挑战君权的,如果实力允许,姜维未尝做不了司马懿,但在蜀国的这种大环境之下,姜维还没有挑战君权的资格。
第2119章 共识
此时的姜维正发愁如何解决联军战斗合力的问题,司马伦的到来,给姜维出了一个好主意,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落到了陆抗的身上。
陆抗也是不负厚望,了解了原委之后,果断地处决了朱乔,以杀一儆百的方式,很简单地就摆平了这个难题。
原本那些心怀二志,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吴军诸将,此刻也彻底地断了念想,连陆抗都死心塌地的归降了蜀国,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存二心呢。
以朱乔的身份,在吴军方面也是一位梁柱级的人物,但陆抗毫不犹豫地将其斩杀,可见陆抗的底线很清楚,谁要是再敢挑战陆抗或者是姜维的底线,只会遭来杀身之祸。
当然对于陆抗而言,却是有着难言的苦涩,虽然说朱乔并不是他的嫡系,但也是吴国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如果不是朱乔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陆抗无论如何也不会杀他的。
其实陆抗降蜀,终归还是为了兴复吴国的大计,如今吴国方面将星殒落,人才凋零,少一个兴吴的力量便会少一份,陆抗如何肯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