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陆抗便安排陆式担任了江陵军的都督,陆式以前就是柴桑督,柴桑失守之后,他逃往了武昌,暂归到陆抗的麾下,以他的资历和水平,来担任江陵军都督的话,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更何况陆式也是陆抗的族侄,同时陆家人,陆式对陆抗是言听计从,这样就更加方便陆抗对江陵军的控制。
副都督的人选陆抗安排了自己的心腹之将张咸,张咸可是陆抗手下最为能征惯战的大将,骁勇无双,忠心耿耿,陆抗担心陆式毕竟年轻,在治军和打硬仗上面难免会有所欠缺,所以才特意地安排张咸来当陆式的副手,有张咸这样的勇将来冲锋陷阵,陆抗才能安心地将江陵军交给陆式。
江陵军也是六军之中唯一让姜维担心会掉链子的一支人马,陆抗和步协所统率的武昌军和西陵军有他们两位大佬坐镇,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江陵军这边,朱乔刚刚伏诛,正是军心最为不稳的时候,如果不能快速地对江陵军进行重组和调整的话,一旦正式地和魏军开战,江陵军很可能会成为魏军突破的一个缺口。
这也是姜维没有接受陆抗建议派遣蜀将来指挥江陵军的重要原因,大战在即,最忌讳的便是上下不同心的问题,好在陆抗派出了两员得力的干将来重整江陵军,也算是解决了姜维的后顾之忧。
第2072章 底气十足
原本在西陵长围防御体系上仅靠蜀军和西陵军以及军心不稳的江陵军是很难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的,姜维竭尽全力,也是捉襟见肘,难以周全。
现在好在陆抗罗宪及时地赶到,也算是解了姜维的燃眉之急,而司马伦的到来,更是锦上添花,让姜维在兵力的布置上面游刃有余。
而且司马伦所率的这支军队,便是当年由关陇入蜀的那支司马军,司马军虽然惨败于曹亮之手,但这些将士可都称得上是百战余生的猛士,能在血与火的战场上生存下来的,都是真正的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不容小觑。
司马伦降蜀之时,麾下共计有十万大军,气势煌煌,实力与蜀国不相上下,只不过在陇西之战中,损失惨重,不得以才放弃了关陇,撤到了汉中。
尽管如此,司马伦依然还是拥兵五万,再度与姜维北伐之时,也未曾有过多的损失,后来刘禅召他们进京,司马伦便随同姜维南下成都了,其麾下的人马皆由钟会统率,镇守阴平、武都。
这次刘禅对姜维收复荆州的计划很感兴趣,司马伦便提议向荆州增派援军,但刘禅却苦无余兵,毕竟成都的御林军是拱卫都城的,没有特别的原因,是绝不可以轻易调动的。
于是司马伦便建议从阴平那儿将自己麾下的人马调过两万来,这样便可以凑够援荆人马了。
当然司马伦也不敢轻易地将钟会那儿的人马给调空了,沓中本来是战略要地,扼守着阴平武都的咽喉要冲,如果沓中兵力太过空虚的话,就会给邓艾留下趁虚而入的机会,所以这两万人马是司马伦所能调动人马的上限。
当初降蜀之时,司马伦便和姜维有所约定,司马军的军事统帅之权永远掌握在司马伦的手中不予变更,所以这支军队也只有司马伦才有权调得过,别人那怕是大将军姜维甚至是后主刘禅也无法调动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