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虽然厉害,但蜀国内部却是未必都能够支持他的,尤其是宦官黄皓,得到了后主刘禅的宠幸,贪婪无度,邓艾完全可以利用黄皓来对姜维进行掣肘,只要黄皓在背后搞点小动作,姜维所有的努力就会化为泡影。
曹亮率军离开关陇之后,邓艾就不得不孤军和姜维进行较量了,由于左军团的越骑营和先登营前往了凉州,邓艾的手中,能调动的军队也只剩下了左卫营、陷阵营和锐骑营,论兵力,邓艾和姜维的人马数量是相当的,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
而且蜀军所攻占的陇西郡,素来以地势险要而称著,陇西郡多山,对于擅长于山地作战的蜀军来说是比较有优势的,而魏军的骑兵无法施展开,确实是严重地制约了邓艾的反攻计划。
所以邓艾在陇西的策略基本上是以守为主的,只要将蜀军拖入到拉锯战和持久战之中,拥有着后勤补给优势的魏军将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这种战略,在司马懿的那个时代就已经是屡试不爽了,邓艾沿用此法来拖死姜维,亦是目前魏军最好的应敌之策了。
没想到姜维却是不甘心,邓艾不出战,他就搞屯田,准备打持久战,蜀军的平原作战能力差,姜维就搞骑兵,希望能和魏军在骑兵对战上扳扳腕子。
对于一心想要搞事情的姜维,邓艾在嗤之以鼻的同时,想到了曹亮的破敌之计,于是邓艾派人携带重礼,悄悄地潜入了蜀国,前往成都去见黄皓。
有间军司的人作为内应,邓艾派出的特使还是非常顺利地到达了成都,并且顺利地见到了黄皓。
刘备去世,刘禅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七岁,十七岁的刘禅完全是一个懵懂少年,反正军国大事皆由诸葛亮事必躬亲,他这个皇帝完全是甩手掌柜,轻松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就算是身为皇帝,刘禅也不能无所欲为,他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呆在皇宫里,时间久了,自然会闷得发慌,而皇宫里的小太监黄皓,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经走近了刘禅。
黄皓出身贫寒,当然所有的太监出身都是寒微的,没听说过什么豪门士家的子弟去阉割了入宫伺候皇帝的,古往今来,太监宦官那怕是有着再高的职位,也是让人瞧不起的。
黄皓打小就净身入宫了,一次机缘巧合,得以服侍刘禅,从此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
黄皓十分的聪明,小时候又读过几天的书,伶牙俐齿,甜言蜜语,把刘禅哄得十分开心,也逐渐得到了刘禅的器重。
只不过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对刘禅的教诲非常的严格,诸葛亮常对刘禅道,桓、灵二帝是如何衰的,不是亲小人,远贤臣吗,陛下要当明君,就得远小人,亲贤臣,灵帝重用十常侍,导致了后汉的覆亡,这是前车之鉴,不可重蹈也。
那时候的刘禅,丝毫也不敢拂逆诸葛亮的话,而黄皓虽然深受刘禅的喜欢,但始终也得不到晋升的机会,他只能是默默地隐忍下去。
诸葛亮之后有蒋琬,蒋琬之后有费祎,蒋琬和费祎可都是蜀国的重臣,私德无亏,严于律己,而且他们不擅征伐,专心内事,虽然没有诸葛亮对刘禅那样的威慑力,但也时时规劝刘禅,要重贤臣远小人,更不能亲近宦官,所以在长达二十余人的时间里,黄皓始终也等不到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