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孙綝有自立为帝的心思,说不定哪天他心血来潮,又将会上演一出废帝自立的大戏,孙休的这个皇位,从坐上去的那一刻,就处于一个芨芨可危的状况。
北方魏国的状况几乎和吴国是如出一辙,魏国皇帝暗弱,司马氏专权,曹芳被司马师所废,曹髦被司马昭所杀,现在吴国的局势与魏军何其地相似,孙亮被孙綝所废,如同曹芳一般,如果任由孙綝专权自立,将来孙休很有可能会步曹髦的后尘。
一念至此,孙休便是心忧如焚,孙休可是孙权的儿子,虎父无犬子,孙休既然已经成为了皇帝,又怎么可能甘心做孙綝的傀儡。
所以孙休日思夜想,就是如何除掉孙綝,奈何孙綝在朝中权势太大,党羽众多,孙休也不敢将消息泄露出去,只能是找来张布等为数不多的几人来商议。
张布向孙休推荐了丁奉,而丁奉则是献计在孙綝返回建业之时除掉他,孙休准之。
等消息传来的这一夜,孙休是一宿未眠,紧张地在宫内来回地踱步。
这一夜,是决定他前途命运的一夜,如果诛杀孙綝成功,那就可以让吴国少了一害,但如果诛杀孙綝失败,他这个傀儡皇帝恐怕是当不成了,甚至连做阶下囚的资格都没了。
孙休为此焦虑不安,直到张布将孙綝的人头献上之后,孙休这才心情稍快。
处置了乱臣逆贼之后,接下来便是对有功之臣的封赏。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自然是非张布莫属,张布不但是计划的制定者,而且还亲自前往牛渚,只身涉险,将孙綝诱至了建业,才换来今日之功,所以论首功,张布是当值无愧。
于是孙休封张布为丞相,封永康侯,丁奉、陆抗除逆有功,被封为了左右大将军,加邑千户,其余诛敌有功之臣,各有封赏。
封赏毕,孙休又在皇宫之内设宴,大筵群臣。
酒席之中,觥筹交错,群臣兴高采烈,酣畅之至,唯有孙休饮过几杯之后,却是愁眉紧锁,暗自垂叹。
张布见此情景,忙道:“昨日铲除逆臣孙綝,陛下该高兴才是,为何叹息?”
孙休放下酒杯,叹了口气道:“孙綝虽已伏诛,但他在淮南兵败,引狼入室,如今魏国军队已经是兵临建业,隔江相对,咫尺之遥。今日除掉孙綝,本该是普天同庆之时,但魏兵不退,朕又如何能安心?”
众臣一听,都不由自主地放上了洒杯,是啊,如今的形势,吴国是内忧外患,交织到了一起,诛杀孙綝,确实是值得高兴一场,但回头再想想,魏军已经兵临城下,国家已经处于一种危亡之际,也难怪孙休要垂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