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熊兴奋地大叫:“丞相,是咱们自己的军队啊!”
战场之上局面就算再混乱,也不可能出现敌我不分的状况,此时这支奇兵突然出现,并且对着魏军下手,毫无疑问是自家的军队。
孙綝也是大喜过望,只不过此刻他内心之中还充满了疑惑,因为他在石亭包括庐江郡这一带,根本就没有安排援兵,这一支吴军,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不过孙綝现在也管不了那么许多了,只要能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他也会死死地抓着不放,孙綝看到此情形,立刻率领身边的军队向这支奇兵所冲开的缺口处冲去,试图想要和这支奇兵相会合。
此时的石亭,早已是陷入到了一团的混战之中,步兵三营虽然进攻势头凶猛,但吴军的乱兵实在是太多了,一时之间他们也无法和劲骑营靠扰,形成合围之势。
而劲骑营本就是强弩之末,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来顶着,挡住吴军的退路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如果想要拦截吴军的这支生力军,似乎是力所不逮。
很快地,孙綝就率残部与这支生力军相会合了,当先闪出一骑,不是旁人,正是陆逊之子陆抗,如今他担任的是柴桑督一职,听闻淮南军情有变,便急率本部人马渡江北上,赶来救援。
第1873章 恩怨分明
陆逊是在东吴赤乌八年去世的,陆逊去世之后,陆抗便被任命为建武校尉,领其父陆逊部众五千人,驻守武昌。
起初陆抗的才干并不为世人所知,由于孙逊在江东的声名显赫,功勋卓著,许多的人都把陆抗当做是一个籍着父荫而攀升起来的官二代,加之陆家本来就是江东大族,陆抗就算是统领兵马,也未能得到江东人的信任。
其时陆逊病逝之时,孙权还在位,由于陆逊曾参与到二宫之争之中,未能独善其身,孙权深恶之,只是由于陆逊生前威名太重,孙权也拿他无可奈何,但陆逊死后,孙权对陆家的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颇有点秋后算账的味道,还拿出以前杨竺告发其父的二十条罪状,与陆抗核实。陆抗逐条对答,为父辩白,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孙权深异之,没有再追究。
赤乌九年,孙权迁陆抗为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互换防区,屯守柴桑。陆抗临走时,其驻地完好无损,诸葛恪到后,俨然若新。而诸葛恪的柴桑驻地却颇有毁坏,诸葛恪深为惭愧。
后来孙权驾崩,孙亮即位,陆抗晋升为奋威将军。次年,诸葛恪被孙峻所杀,诛连三族,许多姻亲都受到了牵连,陆抗之妻是诸葛恪的外甥女,也在诛连之列,陆抗只得休妻,才算是逃过了牵连。
原本陆抗和妻子张氏感情甚笃,伉俪情深,但没想到一场事不关己的政治风波让他们是劳燕纷飞,强如诸葛恪都在场纷争之中丢了性命,陆抗官微言轻,自然不可能敌得过如日中天的孙峻。
但陆抗的内心深处对孙峻的倒行逆施颇为不满,在东吴许多的官员趋炎附势,纷纷地投靠孙峻之时,陆抗表现出了不卑不亢的态度,坚定地和孙峻一派划清了界线。
所以陆抗在孙峻执掌朝权的时候没有得到重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