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军的方案一定,各部将领便各自回营,赶紧地做好撤军的准备了,先前蜀军的状态,还是大举进攻的模式,此刻突然要撤退,自然事务要繁忙的多,等廖化前来的时候,他们也正好进行收拾准备,等廖化一到,便可以立刻出发了。
姜维则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连续地派出多路的斥侯,前往祁山方向去打探消息,时刻密切关注着晋军的动态,一旦司马伦提前北进,姜维也好随时做出调整。
如果形势紧迫的话,姜维甚至会不惜断尾求生,那怕舍弃掉廖化的这一支人马,也绝不能让整个大军都深陷绝境之中。
廖化撤回来倒是比较准时,他本来对上邽只是佯攻,牵制上邽的守军去救援冀县和防止郭淮向东逃窜的,此时他处于上邽的外围,在接到了姜维的命令之后,廖化便火速地撤军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已经赶到了冀县城下,与蜀国大军相会合。
这个时候,祁山那边的消息也传了回来,比较诡异的是,司马伦的大军只是进占了西县,并没有向祁山堡发起进攻,而且进驻西县之后,司马伦就按兵不动了,丝毫没有北上冀县的打算。
这让姜维是一头的雾水,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姜维还真没有遇到过像司马伦这样的对手,明明有能力攻取祁山堡,切断蜀军的粮道,却只取了西县,并没有拿下祁山堡,尽管西县也是在北上的通道之中,但却没有像祁山堡那样的要害位置。
这司马伦的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
第1695章 幸福来得有些突然
的确,司马伦的举动不符合任何军事常理,司马伦明明有能力拿下祁山堡,可他偏偏置之不理,明明可以迅速地北上,分进合击,可他偏偏地按兵不动,饶是姜维身经百战,也猜不透司马伦的心思了。
司马伦按兵不动,姜维也就没有急着撤军了,反正双方相隔近百里的距离,司马伦那边真要有什么阴谋的话,姜维这边随机而动,也完全可以跳出晋军的包围圈。
姜维之所以没有急着走,也是想要看看司马伦的真实意图,司马伦的所作所为,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一点姜维一点也不怀疑,一个被司马懿和司马师都极为看重的人,是不可能会出现幼稚而愚蠢的举动的。
果然没有出乎姜维的预料,第二天司马伦就派来了使者,将司马伦的一封亲笔书信呈交给了姜维。
但姜维读到这封信的时候,却惊呆了,因为司马伦表示,愿携十万大军和陇西之地归降蜀汉,废除晋国国号,向蜀汉天子称臣。
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要知道那可是蜀国军队的总和,包括姜维所率的野战兵团和各地驻守的守备部队,如果司马伦真得归顺蜀国的,那蜀国的军队数量,平空就会增加一倍。
而陇西之地,更是诸葛亮和姜维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地盘,他们为此殚精竭虑,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却始终无法成功,现在只需司马伦轻飘飘的一句话,他们便是梦想天成心遂所愿。
总之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幸福来得有些太突然了,甚至让姜维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