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页

周朝居渭水之滨而有天下,秦国得八百里关中一统六国,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能在楚汉相争之中拨得头筹,那么司马家真就没有机会再次地问鼎中原吗?

退守关中表面上看是司马伦的孱弱无能,但实则却是以退为进的一个妙招,将残存的司马军都集中到易守难攻的关中去,必然可以大大地增加关中的防御能力,打造一个固若金汤坚如磐石的地盘来。

长期以来,由于司马军控制的地盘过多,兵力分散,一直被并州军各个击破,一损再损,而司马伦的这一番操作,便是上佳的止损妙手,集中优势兵力,固守险要地域,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之后,再行反击,重新夺回失去的一切。

可以说,司马伦一直处心积虑地贯彻着这个思路,从淮南一路撤到了洛阳,再从洛阳撤往长安,表面上看丢城失地,一溃千里,但实则却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司马军的有生力量,以便在最后的决战之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曹亮以前便曾发出此子不简单的惊叹,现在看来,司马伦可真是不简单啊,有大智慧,有大魄力,如果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无法收拾掉他的话,那么将来他必然会成为曹氏江山的最大威胁者。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曹亮立刻下令所有的军队暂停休整,拨营起寨,挥师北进,即刻向洛阳进发。反正等并州军赶到洛阳之后,那儿已经是空城一座了,没有什么仗要打,所以并州军赶到洛阳再休整亦未晚矣。

第1593章 空城一座

并州军挥师北进,旌旗蔽日,摩盖如云,浩浩荡荡,气吞万里如虎。

遥想当初高平陵事变之时,曹亮仓皇逃离洛阳,就连父亲曹演都战死于断后的战斗之中,可谓是灰头土脸,落魄之至。

十年之后,曹亮重归洛阳,兜兜转转,仿佛人生划了一个大圈,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但一切早已都是物似人非,现在的曹亮,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曹亮,洛阳城还会是那个曾经的洛阳吗?

司马军在撤离的时候,倒没有学当年的董卓,一把火把洛阳给付之一炬,大概是司马伦觉得这么做会引起天怒人怨,激起民变,所以才把有人提议纵火焚城的建议给压了下去,并劝告司马师,将来他们是还要打回洛阳的,万事留一线,日好好相见,焚城毁陵,这样的绝户之事,还是不做的为好。

司马师如今对司马伦是言听计从,司马伦觉得怎么办好,司马师便是全力支持,所以这座都城,算是能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

不过城池虽在,宫室依旧,但整个都城,却如死一般的沉寂,诺大而繁华的京师,如今却成为了一座空无一人的死城。

街道上一片狼籍,满地可见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在这些垃圾之中,还夹杂着不少的尸骸,有拒绝搬迁被官兵所杀的,也有混乱之中被歹人谋害的,在这无序的混乱之中,混水摸鱼杀人越货的匪贼亦不在少数,许多携带金银细软上路的人经常会身遭不测,虽然有司马军一路上维持秩序,但迁徙的人口实在太多了,根本就顾不过来。

并州军一路北上,并未遭到任何抵抗,就连原本驻扎在南阳一带的淮南军也接到了司马伦的命令,在并州军抵达南阳之前,就主动地撤离了,向西进入到了武关,没有和并州军进行任何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