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鸯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结果,不过既有洪水挡道,文鸯也无插翅飞过去的本事,只能是和许林一道,撤军回到了白马。
等他们回到白马,这里的战斗早已经结束了,尚未逃走的司马军基本上被全歼了,不是战死就是投降,毕竟这些军队大多是步兵,陷入到了并州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根本就没有逃脱的希望,更何况司马师以及一干的司马军将领都已经逃走了,剩下的军队群龙无首,连最后的抵抗意志都没有了,所以绝大多数的士兵选择了放下武器,成群结队地向并州军投降。
其他的各营兵马都缴获甚多,车马、军械、营帐、粮草、物资不计其数,他们看到骁骑营和越骑营空手而归,不禁为之纳闷,按理说骁骑营和越骑营可是并州军的王牌营,是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何这一次会一无所获呢?
论速度,司马军可是步兵占据了大部分,没理由以速度见长的骁骑营追不上司马军的逃兵,就算骁骑营无法应对数量众多的司马军,不是还有越骑营在后面支援吗,怎么两大王牌一起出动,居然会让司马军全身而退了?
众人是大惑不解,许多人都想问个究竟,但文鸯和许林似乎不想做任何的解释,他们避开众军,直奔曹亮的中军大帐而去。
见到了曹亮,二将是具述详情,曹亮闻之,只是点了点头,挥手示意二将退下去休息吧,然后对桓范道:“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司马师真得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掘黄河以水代兵,骁骑营见机得快,幸免于难,但兖豫二州的百姓可就遭了殃,这次黄河决口,不知有多少人将要命丧洪水,流离失所,可悲可叹啊!”
在洪水的面前,任何人都无力去阻挡,黄河就如同一只难以驯服的野兽,平时被束缚在河道之内,乖乖地沿着河道流淌,滋养和浇灌着两岸的农田,黄河也因此而被称为母亲河,但黄河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一旦河水泛滥造成决口,必定给两岸的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黄河水泛滥之处,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
天灾难以避免,但人祸就更让人为痛心了,历史上某些掌权者当政者,为了一己之私,造就了多少千古的浩劫,此时的司马师,当真可以和千余年后的蒋某人有得一拼了,决堤黄河,固然可以延缓敌人的攻势,但由此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却是罄竹难书,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司马师此举,无疑便是不计代价的疯狂之举,他必然成为千秋之罪人,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第1560章 矛尖还是盾固
此次司马师掘黄河大堤于酸枣,令黄河水改道东南,夺淮入海,在兖州和豫州的平原上,淹没了数十座的城池,形成了宽达数十里的黄泛区,数十万顷的良田被洪水冲毁,几十万的百姓流离失所,有的逃往青州,有的逃往淮南,有的逃往荆州,饥寒交迫,卖儿卖女,一幕幕的人间惨剧不断地在各地上演着。
受洪水所阻,并州军向洛阳方向进军的计划被迫取消,因为黄河决口之后,已经没有固有的河道流淌,也没有现成的河堤束缚,黄河水泛滥漫延宽达数十里,尽管河水的深度要远比在黄河故道时浅了,但水情复杂,并州军无法泅渡,也无法搭建如此长距离的浮桥,再加上的桃花汛即将来临,黄泛区的面积只会无限地扩大,从这个方向上,几乎没有可能到达洛阳,所以曹亮决定先解决黄泛区以东的地盘,然后再考虑迂回进攻洛阳的事。
不过司马师此次决黄河造成水患,也彻底地失去了对兖青豫徐四个州的控制,曹亮决定即刻出兵,先拿下这四个州再说。
白马就在兖州,而且与东郡的濮阳、兖州州城廪丘相邻,司马师在守白马的时候,已经将兖州的兵马几乎都调到了白马渡,所以并州军渡河之后,兖州也就成为了一座空州,基本上无兵可御,并州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兖州。
随后曹亮下令并州军兵分三路,左军团向东进攻青州,右军团向东南进攻徐州,中军团向南进攻豫州,拉响了大进军的序幕。
在这三个州之中,徐州和豫州守备较弱,徐州一直是后方的州,地处东方,比较偏僻,兵力上比较薄弱,根据情报,目前守备徐州的,只有两三万的郡国兵,以右军团的实力,应当可以轻取之。
而豫州是这次黄泛区的重灾区,此次黄河泛滥,从兖州的陈留郡一直流向了豫州的陈郡和汝南郡,在项城吞没了颖河,夺淮入海,这一路,浩浩荡荡,在豫州,光是被洪水淹没的城池,就多达二十多座,陈郡的郡城陈县,成了这次被淹的最大城池,整个豫州,被洪水一劈两半,两边彻底地失去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