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双方目前并没有坐到谈判桌上来讨价还价,但谁都清楚,这样的分歧,绝不是用谈判就能解决的。
所以诸葛诞才会在临行之前刻意地提醒诸葛靓,要他提防吴人的小动作,寿春的防守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万万不可学关羽那样,大意失荆州。
没想到这一切还真得被诸葛诞不幸言中了,孙峻看到现在的形势之后,决定是先下手为强,他不光是要得到淮南的庐江三郡,还要得到重镇寿春,孙峻认为,诸葛诞已经遭到了司马军的重创,已经失去了和吴军抗衡的力量,淮南之地他是唾手可得,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孙峻将吴国人见利忘义的本性发挥地淋漓尽致,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义字怎么写,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的同盟,也只不过是让他们获利的工具而已,更何况诸葛诞并不打算把好处分给他们,如此一来,他们则是更有理由来动手了。
寿春遭遇到了吴人的围攻,诸葛诞当然不会袖手旁观,而且现在司马伦已经撤军了,诸葛诞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他立刻是整点兵马,离开了下蔡,渡过了淮河,向寿春城进发。
孙峻早就防着诸葛诞的军队回撤了,在对寿春发动围攻的同时,孙峻早就派唐咨率领五千人马前往淮河南岸,去阻击诸葛诞,诸葛诞刚一过河,就和唐咨的军队发生了激战,唐咨虽然只有五千兵马,但他们抢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趁着诸葛诞全军尚未渡过淮河之际,就向淮南军发起了进攻,所以双方的战斗一直很是激烈,但诸葛诞却无法一下子突破吴军的防线。
吴军在这儿发起阻击,也不是一定就能消灭诸葛诞的人马的,现在吴军的主力还是聚集在寿春的城下,日夜轮番不停地攻打着寿春城,孙峻的态度还是非常的坚决的,就是要趁着诸葛诞无法抵达寿春的机会,一举把寿春给拿下来。
这一战,也只有拿下寿春来,才能盘活全局,否则吴军无论打多少的仗,都是无用之功,没有任何的意义,最终还得灰溜溜地退回到新城,甚至连新城都未必能呆得住,只能是退回到东兴去。
如果真得到最后吴军兵退东兴的话,那孙峻丢人就丢大发了,不但此前获得的功勋和声望全部归零,而且恐怕声望还得继续大跌,成为负值,那结果必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亏到姥姥家了。
第1508章 只有一天的时间
尽管淮南军在颖上受到了重创,诸葛诞也没有时间来得及对军队进行重新的整编和重组,一听到寿春有事,就立刻出发,许多建制都是空的。
但这似乎并没有妨碍淮南军的战斗力,毕竟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都是铮铮铁骨的硬汉,这一支残军,实力完全不输于任何一支正规的军队。
吴军在陆战方面,一直是存在短板的,尽管在诸葛恪执掌大权的时代,吴军重用丹阳兵,选择民风彪悍的山越人充实军队,让吴军在步战方面大有起色。
但孙峻上台之后,唯恐诸葛恪的亲信将领闹事,对吴军中诸葛恪的嫡系势力进行了清洗,自然不乏诸葛恪提拨起来的山越将领,所以丹阳兵在这次的清洗之中也遭遇到了重创,战斗力大不如前了。
而淮南军听闻到寿春被围,个个是心急如焚,义愤填膺,对吴军背信弃义的举动极为的愤慨,许多人的家人更都是在寿春的,一旦寿春失守,谁也无法保证他们的家人不会遭殃,所以为了急着救援寿春,这些淮南兵都特别的拼命,那怕地形上处于不利的状态,他们也是个个奋勇冲锋,与吴军展开了血战,一步步地扭转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