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范道:“夏秋之际,洪涝频发,黄河水位暴涨,水流湍急,此时渡河不易,只有到秋冬交会之际,水位回落,此时渡河,最为恰当。那就看渡河的准备事宜如何了,如果准备不足,只能推迟到明年桃花汛之后了。”

冬天黄河是要结冰的,但兖州和青州河段的冰层不太稳定,有时厚有时薄,厚的时候千军万马亦可过也,薄的时候单人所行也有可能掉入河中,司马望还不就是死在黄河里吗?

所以桓范给了曹亮渡河的两个时间点,一个是今年初冬之时,黄河尚未冰封,冬季也是黄河的枯水期,这个时候渡河最为合格。

当然如果因为时间仓促,准备不周的话,也只能推迟到明年春天桃花汛过后,在夏季汛期来临之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两个时间点,一个略显的紧张些,一个拖得比较靠后了,所以能不能实现在今年渡河成功,就得看船只和浮桥的建造进度了。

曹亮回头看到一眼,先登将军马隆正在其列,马隆可是兵器方面的革新家,机械制造方面的高手,曹亮便委派马隆为监造使,督造船只和浮桥,所有人员和工匠,都听从马隆的调遣,一切的军需物资,优先满足于他。

第1415章 浮箱

马隆可是军械制造方面的专家,他研究发明的扁箱车,至今都是是步兵对付骑兵的最佳武器,无人可出其右。

所以曹亮才把监造船只和浮桥的任务交给他,估计在并州军中,再没有人能比马隆更适合担任这个任务了。

不过马隆接手这个任务之后,却是深感责任重大,毕竟按照桓范提出来的渡河时间表,最快并州军将会在十月之初就发起进攻,那么现在是八月,留给马隆的时间真得不太多了。

浮桥是船只和木板连接的一种产物,建造浮桥之时,首先地将一艘艘大小长短相同的船只横排在水面上,然后在上面铺以厚木板,用大铁钉或缆绳进行联结,这样就可以建成供车马人通行的浮桥。

但说起来简单,真正建造起来,却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首先浮桥下面使用的船只,建造的要求会高一些,这些新伐来的木头不能直接用,必须工烘干之后才能使用,否则木板容易变形,建好的船也会漏水。

而浮桥上面铺的木板则相对简单一些,由于浮桥上面的木板本身就是有空隙无需密封的,所以木板干湿与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但是黄河宽阔,水流湍急,普通的浮桥极易被洪水给冲走,所以黄河浮桥在设计和施工上面,都必须做得更坚固才行。

由于黄河的南岸有着司马军的重兵来把守,那么这些浮桥就不能像普通的浮桥那样修建的太窄,太窄的话就不利于并州军从浮桥上发起进攻,所以浮桥必须要修得足够宽才行,最起码也能让两匹战马并排地从浮桥上通过。

而且单一的浮桥也是不利于进攻的,司马军完全可以在浮桥的尽头处集结重兵,将浮桥彻底地封死,这样一来,就算并州军拥着绝对的优势兵力,也无法施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