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道:“此次游历各地,感悟良多,还请了子明可以封个官职,最好能当一郡之守,我也想亲自践行一下子明的治政之道。”

曹亮笑而不语,夏侯玄有些急了,道:“若是太守之位没有空缺,一县之令亦可为之,如此闲赋良久,真想找点事干干。”

曹亮呵呵一笑道:“泰初兄乃是大材,区区一县之令,一郡之守,如何能配得上泰初兄的身份,这岂不是明珠暗投?此次,小弟刻意安排泰初兄游历诸郡县,历时达半年之久,其实就是想让泰初兄对并州和幽州各地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方便泰初兄履职。”

“履职?”夏侯玄有些不解,这次出行,曹亮并没有事先透露什么,而是让他到处转转看看,并无什么实质性的任务,而现在看来,曹亮对他是另有重用,只不过现在并州刺史和幽州刺史都没有出缺,夏侯玄真不知曹亮将会给自己安排什么职务。

第1214章 兰台阁

其实曹亮对夏侯玄的早有安排,目前担任讨逆大都督,总理并幽二州所有的军事政务,其实对于曹亮而言,他的工作重心一直是放在军事的,他一年之中大半的时间都会征战在外,分身乏术,政事方面,只能倚仗并州和幽州各刺史了。

而并州和幽州各有刺史主政,互不辖制,以至于在政事有些各行其事,现在曹亮手头只有两个州,或许看起来问题不大,有什么事情两个州之间协调一下,或许就可以解决了,实在解决不了的,也只好由曹亮出面。

但随着并州军的不断扩张,他们所占据的地盘将会越来越大,所统治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如果各州政事还是继续各行其事的话,那将来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这个时候,恐怕是考虑建立一个类似于尚书台的机构了,统一管理所辖地域军政事务,这样将会有利于曹亮势力的扩张与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是必要的,这是必须的。

当然不能用尚书台这个名字,否则世人会以为曹亮这是另立朝廷,意图谋反,所以曹亮特意地将其命名为兰台阁,自己将亲自兼任内阁首席,而这个内阁,也将成为并州幽州的权力中心。

而内阁的成员,曹亮也物色的差不多了,唯独缺一个能力出众,德高望重的人来坐次席,他也将会在曹亮出征之时,全面负责兰台阁的运转。

而夏侯玄的到来,正好让曹亮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夏侯玄在中军之中担任过中护军,在地方上担任过雍凉都督,回到洛阳后,担任的也是位置较高的太常,无论从能力上还是资望上,他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不过曹亮并没有直接地将这个职务交给他,而是让他出门游历,实地考察并州和幽州的状况,对辖地内军情民情完全了解。

曹亮配给他的团队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其中的一部分从事和佐吏,将会到兰台阁出任其相应的职务,曹亮一方面也让他们了解各地情况,另一方面也算是提前让他们进行磨合,以方便他们以后的配合。

这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机构,初步成员由四人构成:曹亮、桓范、夏侯玄、王基,曹亮为首席,其他三人则为次席,具体则由桓范来担任录事令,夏侯玄担任平事令,王基担任佥事令,四人组成一个最高的决策机构,其下有若干的从事和佐吏来辅佐。

而桓范兼任军师,王基兼任并州刺史,所以在兰台阁中,真正专职的只有夏侯玄一人,曹亮对他是委以重任,而夏侯玄也将全面地来负责兰台阁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