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的行动让曹芳比较失望,或许是他来得迟了一些,这对狗男女已经完事了,没有让他捉住证据,不过这并不要紧,只要他们真有奸情,不怕拿不到真凭实据的。

曹芳起驾回到了嘉福殿,张缉也随同他一起回来了,入殿之后,曹芳挥退宫人,对张既道:“如今司马家遭逢丧事,司马师无心故及政事,趁此机会,暗中调动兵马,擒拿司马师等人,一举可成大事。”

曹芳虽然一直以来是傀儡皇帝,但他并不甘心就这么一直混下去,毕竟他也是曹操的孙子,骨子里流淌着曹氏的血液,只不过是曹爽、司马懿、司马师这三座大山,先后压在他头上而已,曹芳单枪匹马的,根本就没机会推倒他们。

现在不同了,曹芳的背后有着张缉李丰夏侯玄的撑腰,让他的底气变得很足,曹芳对司马师早已是恨之入骨,本来他们计划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发动兵变,但曹芳听闻到司马昭的夫人王元姬突然病逝,司马家必定会大办丧事,这样司马师必然是无心理政,他们便可以捉住这个机会,一举干掉司马师了。

张缉闻听之后,亦是大喜,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绝不能错过了,他立刻向曹芳告辞,离开了皇宫,前往中书令李丰的府上,与李丰商议大事。

第1183章 都是皇亲国戚

中书令李丰乃卫尉李义之子,雍州冯翊东县人,和张缉是同乡,李丰打小就喜欢品评人物,声名传扬四海,就连吴国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只不过出仕之后,一直没有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

其实李丰就属于那种言过其实,并无多少的真才实学的人,喜欢卖弄一些小聪明。在正始年间,李相担任了侍中尚书仆射,按理说这个职位可不低了,但李丰还是不太满意,经常地告病请假,不去当值,按当时台省的制定,请假超过一百天的话,就要被免除官职的,李丰每次生病,往往都是抱病卧榻几十天,快满三个月的时候,就突然之病好了,容光焕发地去上任,然后没过几天,又病倒了,如此循环往复,一直过了好几年。

司马懿在当时可是装病的典范,曾经装风痹病,一连七年卧榻不起,曹操派人试探他故意地扎针,司马懿都一动不动。高平陵兵变之前,司马懿再次装病,这回装的是老年痴呆,生生地骗过了李胜,让曹爽再无防备之心,兵变之时,一举而功成。

相比于司马懿,李丰的演技就显得拙劣得多了,既想偷懒,也不想丢官,所以才不断地出演旧病复发的一幕,这事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丰的小聪明不光放在演戏上面,面对正始末年险恶的政治环境,李丰则是两面讨巧,两面都不得罪,时人就曾讥讽道:“曹爽的权势像开水一样炙热,太傅父子像残羹一样冰凉,而李丰兄弟则像游光(传说中的恶鬼)一样作恶。”

这种左右逢源的手段倒是让李丰免于了灾祸,在曹爽一党伏诛,数千人流血洛阳街头之时,李丰反到是安然无恙。不过他没有投靠司马懿,也导致了司马懿夺权之后,没有对他进行重用,一直到司马师当政之是,中书令一职出现空缺,才让李丰当上了中书令。

中书令虽然和尚书令、门下令并称为新三公之一,但和掌握台省大权的尚书令比起来,显然是没有什么实权的。

所以,李丰对此是耿耿于怀,李丰之子李韬好歹也是娶了长齐公主,李家也算是皇亲国戚了,李丰的弟弟李翼也担任了兖州刺史,所以李丰才和张缉一起,密谋怎么除掉司马师,将朝政大权给夺回来。

单凭他们两个的力量显然是不足以撼动司马师的,虽然李丰和张缉都同为皇亲国戚,但两人在声望上面,和司马师相去甚远,所以,李丰和张缉两人想到了夏侯玄。

夏侯玄名震四海,从声望上来讲,甚至是盖过司马师的,但自从曹爽伏诛,夏侯玄被免除了征西将军雍凉都督的职务之后,拒绝了其叔父夏侯霸的逃亡建议,转而坦坦荡荡地回到了洛阳,改任大鸿胪,不久改任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