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在理啊,离开了令支城,到了荒野上,拖着带口的,根本就走不出多远,胡人马快,一旦被追上,那绝无幸免的可能,如果大家众志成城来守城的话,倒是一个活命的办法。

于是众人推举卢全为城守,带领大家一起来守城。

卢家可是令支城的第一士家,家境殷实,他立刻拿出家里的所有的武器和粮食来,分发给百姓,并号召其他的士家和城中所有的青壮男子,都加入到守城的行列之中。

边境之地,本来就民风彪悍,尤其是到了生死关头,谁也不敢藏私,现在所缺的,也就是一个能够带头号召的人,卢全主动地站了出来,自然是一呼百应,青壮之士踊跃报名,纷纷拿起武器,奔上城头,去抵御鲜卑人。

所谓的武器,自然也不可能是军队的那种制式武器,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除了刀枪弓箭之外,更多的人使用的是锄头和猎叉,这显然跟他们平时的职业是相关的,农夫用的是锄头,猎人用的猎叉,实在是没有趁手的武器,也会揣上一把菜刀,提上一根木棒,准备跟胡人去拼命。

胡人的凶残是耳濡目染的,一旦令支城被攻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家伙一块儿都得完蛋,所以不用卢全讲什么大道理,也不用去鼓动,所有的人都奋勇的冲上城去。

唯一不足的,就是这些百姓没有什么纪律性可言,不可能象军队那样阵容严整,秩序井然,许多人涌上城头,乱哄哄一片,不过民心可用,对于卢全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倚仗了。

第1111章 奋勇作战

卢全虽然以前只是担任过郡功曹,属于文职官员,但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所以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他主动地站了出来,进行指挥,对守城的百姓进行了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说话恐怕都不好使,但卢全的身份地位摆在那儿,百姓们是莫敢不从,当然这也并不是迫于权势,而是对卢全发自内心的一种尊敬,他们个个都很清楚,令支城现在处于一种危亡的边缘,那些杀人不眨眼的胡族一旦攻占了令支城,无人可以幸免。

所以卢全主动地站出来指挥大局,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拥戴的,卢全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为了一城之主,全面担负起守城保家的重任来。

有卢全这样的人出面,大家也似乎有了主心骨似的,他们坚定不移地支持卢全,似乎相信,在卢全的带领下,令支城一定能够安然无恙。

卢全却不敢这样认为,鲜卑人来势汹汹,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攻占了卢龙塞的鲜卑人,至少有好几万人,如此强大的兵力,令支城原本驻守的正规军队都未必就是人家的对手,更别说临时拼凑起来的这支民军了。

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誓死而战,人处于绝境之中的时候,所迸发出来的意志力往往是最为强大的,如果大家能众志成城,或许有奇迹发生也保不齐。

卢全亲自在城头上指挥和调度民军,那儿是防守要点,要多派些人手,那儿是重要区域,要备好充足的滚木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