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前仆后继倒是真得,舍生忘死倒谈不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后面的并州军一路掩杀,以近乎驱赶地方式将司马军逼向了前方,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是向前。
而向前已经没有了出路,数万人马云集在这个狭隘地域,往前也是死,往后也是亡,无数人痛哭啼号,绝望到崩溃。
灾难性的一幕终于上演,司马懿的担心最终也化为了现实,扁箱车,曹亮果然是动用了扁箱车,这个骑兵的大克星,终于也成为了压倒司马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司马懿此前没有亲眼目睹过扁箱车,但河内之战的报告的是看过的,陈泰的骑兵遭遇到扁箱车而大败,这无疑也引起了司马懿的警觉。
利用车阵来阻碍和迟滞骑兵的进攻,这种手段古以有之,但这最多也是一种辅助的手段,毕竟车辆笨拙而骑兵机动灵活,利用车阵也只能是消极被动的防御,至于攻不攻,主动权是掌握在骑兵手中的。
河内之战时,如果不是陈泰一昧地采用强攻的方式,也不会损失那么惨重,所以扁箱车阵虽然看起来厉害,但如果骑兵绕着走,不正面与之交锋,扁箱车阵自然是无法奈之我何的。
所以司马懿也没有认真地去考虑破解扁箱车阵的方法,只是指示,以后凡于并州军交战之时,不与扁箱车强攻硬碰即可,惹不起还躲得起吗?
但是司马懿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特定的地形地理条件下,惹不起也躲不起,曹亮就是在他们撤退的途中,安排了先登营进行拦截,现在司马军就是想躲,也无路可躲。
第0977章 弃马渡河
司马懿事先确实没有考虑过扁箱车的存在,因为他此番突袭祁县,带来的全部是骑兵,保证机动灵活高速的同时,必然要舍弃其他的东西,就连普通的步兵都没有采用,投石车那种笨重不堪的装备自然不在司马懿的考虑之列。
如果此战遇到扁箱车怎么办?司马懿也曾想到这个问题,答案自然是绕着走,司马懿不相信扁箱车还能追着他打,只要司马军骑兵不去主动招惹扁箱车,那它就算是无敌也是无用的。
从正常的思维上来讲,司马懿这么考虑也并没有什么错误之处,扁箱车阵司马军已经同它较量过了,单单依靠骑兵,是无法破防的,但扁箱车阵笨重无比,机动能力相当的差,司马军只需要避而不战,扁箱车就无从发力。
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扁箱车被曹亮放置在一个避无可避的地方,那该怎么办?
先前进攻的时候,司马懿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撤退的时候,他猛然间才惊觉,如果曹亮选择将扁箱车布署在他们必经的退路上,那对于撤退之中的司马军,不正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吗?
既然连司马懿都能起到这个问题,那对于布局者曹亮来说,又怎么可能会想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