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治军多年,对于管理军队他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很清楚将一支新军如何才能打造成一支劲旅,这固然需要好的练兵方法,更需要足够的时间,没有时间的积淀,是很难培养出一支百战雄师来的。

另一方面,司马懿也持观望态度,有情报显示,王凌惧怕司马懿进犯,故而交好于东吴,如果司马懿大军压境的话,王凌很有可能就会投降东吴,引东吴的兵马来救援,司马懿自然要防着王凌的这么一手。

司马懿屯驻兖州,迟迟不进军,也就让王凌举棋不定,在降吴的问题上左右摇摆,没有遭到逼迫情况下,王凌是肯定不愿意献地投降的,除非是淮南遭到了攻击且力不能支的时候,王凌才有可能为了保命而降吴。

此刻司马懿迟迟没有动静,王凌那便肯定不会轻易地同意吴军北上,进入淮南的,这自然让已经在牛渚做好一切准备的诸葛恪大为光火,敢情王凌是把他们当做了挡箭牌,遇到危险就降,没有危险就拒降,纯粹是想利用东吴的军队为他卖命,诸葛恪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时间拖得越久,自然令王凌和东吴的关系变得更僵,司马懿老谋深算,当然不会急于进军而给他们联合的机会。

……

大雪纷飞之中,曹亮回到了晋阳。

自从洛阳北归并州以来,将近一年的时间,曹亮都没有空余时间回到晋阳,尽管他将母亲和妻儿安置在了晋阳,却实在是抽不出一点的时间来看望他们。

到了腊尽岁残的时候,眼看着年关将近,曹亮这才匆匆地回到了晋阳,准备和家人团聚,好好地过上一个年。

尽管处于战乱时代,但过年却始终是中国老百姓的一种情怀所在,古往今年,似乎从来也没有改变过。

曹亮回到晋阳,并没有急于回家,而是首先和并州刺史王基碰了面,明年将会是关键的一年,精耕细作试点成功之后,将会向全并州进行推广,按照曹亮的要求,只要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上都要进行推广,第一年基本上并州三分之一的耕地要加入精耕细作的范围,第二年要达到半数以上,争取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并州八成以上的耕地实现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关系到并州的福祉民生,更关系到曹亮争雄天下的目的,所以这项任务堪称是重中之重,在试点阶段,曹亮几乎投入了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到了推广的阶段,自然不可能再去亲力亲为了,所以曹亮面见王基,就是准备将精耕细作的推广事务,全面交给王基来处理。

王基虽然没有参与精耕细作的试点,但对这项关系的并州兴衰的大事还是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关注,当他得知精耕细作在试验田中产量翻番的好消息之后,兴奋的是一夜未眠。

粮食的产量多年以来一直是一个让地方官比较头疼的事,一个成年壮劳力辛苦一年,所得尚不足以养活一家三口,每年赋税征收都是困难重重,如果真如曹亮所施行的方法,可以让并州大部分的耕地都产量翻番的话,仓禀殷实那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所以王基对曹亮推广精耕细作的事满口地应承,曹亮把这件事给移交出去,他也就可以省下不少的心来,专心去搞军事了。

回到高陵侯府——这当然不是洛阳的高陵侯府,而是王基专为曹亮在晋阳新建的一座侯府,大小模样完全与洛阳的府邸一般无二——曹亮这还是第一次踏进这里,恍如回到洛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