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微微一笑,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单别驾也是聪明之人,又何苦跟着令狐愚做这叛逆之事?单别驾如能迷途知返,只需写一封悔过之书,承认是受令狐愚胁迫,某定当上奏朝廷,对单别驾从轻发落。”
司马懿看到单固有胆有识,是个人才,便心生招揽之意。
那知单固丝毫不睬他,冷笑怒骂道:“司马老贼,你才是真正的篡国谋逆之徒,今日某失手被擒,不过是时运不济,但求速死,想招揽于某,你就死了那条心吧!叛逆之贼,人人得尔诛之,别看你今日贵为太傅,将来亦不得好死!”
贾充一直跟在司马懿的身后,闻言大怒,拨剑欲斩单固,喝道:“逆贼口出狂言,今日定斩汝头!”
司马懿倒没有动怒,拦住了贾充,微微一笑,道:“你还指望着王凌给你报仇吧,好,某便暂且留你一命,让你亲眼瞧瞧谁先横死。”
司马懿虽然有心招揽于他,但单固显然是那种软硬不吃只认死理的人,于是司马懿很快便放弃了招揽他的念头,下令将他押了下去。
贾充不解地道:“他如此出言不逊,污蔑太傅,何不将其斩之,以敬效尤?”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令狐愚单固等人密谋叛乱,皆是倚仗王凌,此刻将他们斩之,似乎多有不服,本太傅擒下王凌之后,一并将他们斩首,也算让他们心服口服。”
对于不肯归降的异己势力,司马懿当然不会手下容情,心慈手软,令狐愚单固这些人性命,早已入了阎王的生死薄,只不过司马懿并没有急于动手,让他们多活几天也不是什么问题,等擒下王凌,断了这些人的念想,再将他们处斩,必定可以让他们低下高贵的头颅。
司马懿处理兖州的事务和奔袭兖州一样,都是雷厉风行的,这次在兖州,司马懿倒是没有杀一个人,并不是说司马懿变得仁慈了,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将会是王凌叛乱的根基,王凌没死之前,就如同单固一样,许多人还是抱着幻想的,认为王凌能打败司马懿。
所以司马懿干脆给他一个机会,让他们真正地心死。
处理这次的兖州之乱,司马懿也没有将清理目标放大化,而是仅仅擒下了令狐愚以及参与密谋的一些心腹之人,至于没有参与叛乱的那官吏和军队,司马懿丝毫没有追究的意思,继续地让他们官居原位,以维持兖州的稳定。
所以司马军进入兖州,仅仅是造成了兖州一天的震动,第二天兖州就恢复了正常,那些入城的司马军,在第二天的时候,也已经是离开了兖州,城里的秩序井然依旧。
唯独少了的,仅仅只有刺史令狐愚、别驾从事单固、兵曹从事张式等几人而已,绝大部分的官吏全部留任,虽然局势难免有些波动,但无关痛痒,哪个州没换过刺史?没换过刺史下面的属官?
所以,刺史之位一旦补缺的话,兖州城就会恢复正常。司马懿已经安排了新任的兖州刺史,正准备从洛阳那边调过来,兖州城没有刺史的状况,最多也就维持个三五天而己。
司马懿在兖州的处理,可以说是最为明智的,按理说作为叛乱之城,遭到大清洗的可能性非常的大,以司马懿在高平陵事变后的尿性,不杀个千把人似乎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