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之所以在这个重要的场合重申这个建议,自然是有着成熟的想法的,事先他确实也做出个周详的方案,此刻听司马懿如此询问,便毫不犹豫地讲了出来。

钟会的这个计划方案,也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他详尽地计划了行动的兵力和路线,以及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的预案,所以说,钟会的这个计划很周详也很全面,让司马懿不禁陷入了沉思。

其实司马懿何尝没有想到过偷袭晋阳的计划,只不过这种跨越千里的大进军如果不能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终究只是一个风险代价极高冒险行动,一旦发生意外,便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素来谨慎的司马懿当然不会兵行险棋,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进攻。

但是虎峪口之战让司马懿明白,仅仅只靠常规的战法,是很难战胜曹亮的,并州的战事久拖不决,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个好事情,而钟会突袭晋阳的计划,无疑给司马懿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现在上党之战已经陷入了胶着之中,双方显然谁也奈何不了谁,虎峪口之战就是明证,那怕双方都精心地设计过计划,但最终依然是平局收场。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司马军就不能让并州军牵着鼻子走,他们必须要开辟出新的战线来,彻底地打乱曹亮原有的布署,这样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重大的战果。

而突袭并州中心晋阳的计划,无疑成为打破现在这种僵局最好的办法之一。

第0785章 最担心的事

想要突袭晋阳,有两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就是第一补给的问题,大军行动,后勤补给粮草辎重最为关键,人不可一日无粮,马不可一日无草,如此规模庞大的军队,每日的粮草军需消耗就已经是一个最为关注的因素。

钟会的计划比较长,他在各个方面的阐述都比较详实,不过司马懿显然关注的并不是他的全部计划,而是对某两点比较感兴趣。

第一点当然就是后勤补给的问题,任何的军事行动,绕不开的先决问题,就是粮草补给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其他的一切都免谈。

其次就是分兵的问题,想要突袭晋阳,自然不可能十万大军一窝蜂地前往,肯定是要分兵的,而一旦分兵,便给了曹亮各个击破的机会,先前陈泰和胡遵的两次失败早已给司马懿敲响了警钟,对于最擅长于各个击破的曹亮,司马军必须采用集中兵力的方法,避免被并州军分而食之。

这显然是司马懿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个计划就是一个鸡肋,没有实行的价值。

显然钟会在这方面也是做过深思熟虑的,所以突袭晋阳的军队,兵力上绝不会少,钟会采用一分为二的办法,将目前司马军剩余的九万多军队分为两个部分,五万人前往晋阳,而剩下的四万五千余人则担负起后勤保障的事务来。

以目前并州军的状况,一口气吃掉两三万人没有多大的问题,陈泰和胡遵便是前车之鉴,所以在分兵上,钟会不敢将兵力分得过于分散,五万人是最低的配置,而曹亮想要一口吞掉五万人,他还没那么大的胃口。

一半的军队担任突袭任务,而另一半的军队担任后勤保障任务,如此一来,便可以同时解决司马懿最为关心的两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