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最为诡异的就是桓范的最新官职骁骑将军原本是曹演的位置,而曹演也并没有被司马懿官宣解除职务,列为钦犯,那就事实上等同于有两个骁骑将军。

如今的骁骑营,仍旧在曹演的掌控之下,就算桓范当上了骁骑将军,一样也是无兵可调无将可用,纯粹的光杆司令了。

司马懿这样的安排,确实是耐人寻味,对于曹演曹亮目前在洛阳城内唯一能与他们相对抗的势力,司马懿既没有加官封爵,也没有革职降罪,而是选择了无视,仿佛曹亮父子就如同是空气一样不存在。

而把桓范任命为骁骑将军,到有些二虎竞食之意,如果桓范不想当一个光杆司令的话,就得自己去努力去争取,将骁骑营的人马纳入他的麾下。

所以当桓范接到这个任命的时个,委实吃了一惊,不过他很快地就明白了司马懿的险恶用心,这分明是逼着他和曹亮决裂啊!

桓范和曹亮的私人关系不错,在并州时,桓范就是曹亮的首席幕僚,担任中监军的官职,这一点司马懿不可能不清楚,但他还是做出了这样的任命,这其中的味道真就耐人寻味了。

桓范曾多次劝解曹爽,要他小心行事,但曹爽不听,依然是我行我素,此次祭祀高平陵,曹爽带去了大多数的亲信心腹,唯独冷落了桓范。

难不成,司马懿似乎认为曹爽和桓范决裂了,故而一律罢免曹爽心腹的同时,却将桓范区别对待,似乎想要拉拢于他。

但如果司马懿真有心来招揽的话,那至少应当给桓范一个像样的官职,而不是像现在,给个莫名其妙的官职。

桓范懒得理会,虽然现在他和曹爽的关系确实是有些疏远,但还远没有达到决裂的地步,司马懿想要借此机会,让自己投奔他,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但洛阳城的局势,仍旧让他是忧心冲冲,司马家发起的这一次兵变,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洛阳的政治格局,由于司马懿获得了郭太后的支持,城内的禁军大部已经倒向了司马家,再加上司马师是中护军的关系,可以说除了目前仍就坚守在大夏门一带的骁骑营之外,其他各处的军队,完全归属于司马家的指挥了。

而且洛阳城内的世家豪门,几乎是一律地倒向了司马家,司马懿从起事的的三千死士开始,如今短短不过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掌控了大半个洛阳城。

不过,这个时候差不多也是消息传到了高平陵的时候了吧,曹爽将何以应对这个危局呢?

由于曹演曹亮父子目前仍占据着大夏门,所以曹爽只需要从城南绕到城北,就可以从大夏门进入洛阳。

或者曹爽可以继续往南,护送天子曹芳前往许昌,在那儿招募天下四方的兵马来勤王。

司马懿获得了太后的支持,便趁机夺走了洛阳的控制权,而曹爽身边有天子,可以依靠天子的诏令来征四方兵马讨伐司马懿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