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怕还有一点的希望,曹爽就不愿意主动地撤离,丁谧一直以来就是曹爽大军伐蜀的鼓吹者,而曹爽对他的信任程度还是远超其他诸人的。

丁谧善于察言观色,对曹爽是很是了解,所以往往可以投其所好,既然曹爽内心深处并不愿意撤军,那么丁谧便主动地将曹爽的内心世界给放大了,自然是深得曹爽的信任。

不过丁谧虽然可以做到察言观色,但军事一途,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所以丁谧的建议虽然和曹爽的内心是相同的,可却是很难符合现在魏军所面临的状况的。

费祎的大军如期也进入了汉中平原,如今蜀军在汉中的兵力,已经是达到了十余万人,双方的总兵力,大致是持平的。

不过从气势上来讲,蜀军却是明显优于魏军的,如今蜀军占据着汉中几乎所有的要塞,以逸待劳,如果魏军不想撤军的话,只有向这几座坚城进军了,先前蜀军兵少之时都可以抗得下来,如今兵雄势大,魏军完全没有机会。

双方的战局,从大起大落进入到了相对平稳的僵持期,战线一直稳定在兴势山一带,虽然有着不断的小规模冲突,但真正的大决战却一直未再出现。

显然经历过了汉中大战,双方在用兵之道上谨慎了许多,蜀军在汉乐二城一带严密布防,封锁了许多条的道路,魏军根本就无机可乘,一点趁虚而入的机会也没有。

夏侯玄等人都不看好这次的战争,力劝曹爽尽早地退兵,不过曹爽似乎铁了心要拿下能拿得出手的战绩来,固持己见。

众人也是无奈,只好是遵从将令,各司其职,尽力地与蜀军进行周旋。

双方的战局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下来,魏军严密地把守举势山,蜀军根本就无机可乘。

而魏军几次派兵进入到汉中平原,但由于攻击乏力和后援不足,也只能是相继地撤了回来,很难再取得理想的战果。

战局的僵持对双方的后勤补给线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尤其是魏军,千里悬粮,战事拖得越久,后勤补给的困难便越重。

第0433章 虎口拨牙

蜀军的后勤补给虽然比魏军稍好一点,但也仅仅是好一点而已,并没有充足的供应。

蜀军的粮草,超过九成都储备在汉乐二城之中,这也是蜀军赖以坚守汉中的资本,但汉乐二城的存粮,只能是满足汉中驻守军队所需,现在蜀军费祎五万大军再加上姜维的三万大军,人数已经远超当初汉中的布防兵力,所以粮草供应难免捉襟见肘一些。

为了弥补汉中的军粮缺口,费祎下令从川北一带往汉中运粮,所以蜀军和魏军一样,面临着粮草转运的困难,所不同的,就是一个是从南往北调,一个是多北往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