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重式投石车一经投入战场,就引起了最大的震憾,元军移破樊攻具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震雷,城中汹汹,宋军诸将多逾城降者。能让宋军为之胆寒的,必定是威力无比巨大的武器,这种投石机由于来自西域,所以又被称做是“回回炮”。
曹亮一直很奇怪,投石机问世至少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采用比较笨重繁琐的人力牵拉方式,中国人就一直也没有发明出配重式的投石机来?
看到马钧的现状,曹亮才算是深有感触,不是说古代社会缺乏天才,而是缺乏培养和造就天才的土壤,许多有着发明天赋的天才,早早地就被这个功利而黑暗的社会所扼杀掉了,科技的进步需要的是代代传承,仅仅只依靠几个马钧,是无法让科技有质的飞跃。
曹亮很清楚,自己的这轻轻几笔,将会是跨越千年的神来之笔,由于他的穿越,本来只能在千年以后才出现的配重式投石车现在就跃然于纸上。
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至少在兵器发展史上,将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傅玄看到曹亮在投石机的前端画了一个很大的箱子来取代那些牵拉绳,他不禁看得是一头雾水,道:“曹兄,你画这个箱子是何意,这又有何用处?”
曹亮笑而不语,这牵涉到了物理学的许多常识性学问,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他看向了马钧,希望他可以看得明白。
马钧盯着图纸也是端详了半天,忽然间神色大异,他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了曹亮面前,深揖一礼,郑重其事地道:“曹公子真奇才也,钧……受教了。”
“马先生看懂了?”
“懂了,钧枉活一生,不……不及曹公子廖廖几笔,曹公子为我解……解开了一生之惑呀。”马钧深有感触地道。
以马钧的学识和才能,象配重式这种原理,只需要稍稍点拨,他便立刻恍然明悟,恰如一个黑暗之中行走的人,给他一丝的光明,他便可以找到太阳。
曹亮道:“只这是一个草图,距离真正设计出配重式投石车来还远得很。”
“呵呵,无妨,有……有曹公子的神来之笔,剩下的……就交给老朽吧。”马钧拈花白的胡须,开心地笑着,很像一个老顽童。
傅玄虽然看不明白图纸,但看到马钧的心情大好,自然也很是为他高兴。
马钧恃才傲物,不畏强权,别人可以看不起他的为人,但绝不容许有人来侮辱他的发明,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不知道在朝中得罪了多少的权贵人物,以致于终身是怀才不遇。
没想到今天意外遇到的曹亮,竟然能与马钧惺惺相惜,真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