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清军这边也有不怕的。康熙就不怕!他现在正拉着自己的好弟弟常宁,一起在东直门的箭楼下面摆了桌酒,一边喝酒,一边观看明军的军容。
对了,这还是一桌离别酒!
明军都已经兵临城下了,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康熙皇帝已经给自己的正黄旗中路新军配齐了走马,还控制了北京城的北门安定门。根据公开的计划,恭亲王常宁和太子胤礽将会在今天,在正黄旗中路新军万余名战士的保护下,逃离即将遭到攻打的北京城。
而在他们逃离之前,孔圣公的六万鲁勇已经护着将近二十万聚集在北京城的旗民旗奴、奸商工匠,还有文武官员及满洲亲贵,一块儿出了北京城,往口外而去了。现在早就出了长城,应该正在前往归化城的途中。
这二十万人,加上早些日子被康熙忽悠去京兆府的人,再加上从蒙古察哈尔部手中捞出来的人,还有从新野战场上逃回关中去的残部,再要加上盛京将军巴海手下的旗兵和旗民,以及正黄旗中路的万余人,康熙的大清朝大约还有一百万人的“腹心部”……哦,这个大清朝是属于康熙的,还是属于常宁的,现在还不好说啊!
康熙看着阳光下缓缓接近的明军,麻脸上的表情非常平静,只是轻轻的叹一声,对已经被明军的惊人气势给吓得瑟瑟发抖的兄弟常宁说:“看看,看看……这样的军队,这样的敌人,大清落到今日的地步,是朕的错吗?”
“不,不是,皇兄您已经做得够好了……”
常宁的评价无疑是客观公正的。
实际上,就连康熙的死敌朱和墭也给了康熙极高的评价,认为“这个康熙”的表现比“那个什么康熙大帝”强太多了。
清军在他的努力调教下,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世界上数得上号的强兵,甚至远远超过了清太祖、清太宗时代的八旗天兵!
但是康熙领导下的这支大清强兵,却是通过向模仿他们的敌人——新大明的新军,而一步步变强的。
而新大明的新军因为拥有人口基数、经济实力和白糖产量这三大不可动摇的优势,始终处于对大清新军的压倒性优势。
毫不夸张的说,新大明的优势大到了让康熙感到绝望的地步……毕竟康熙的基本盘就是那几十万旗民旗奴,而大明的基本盘是几千万人口。
在糖药和排队枪毙的时代,人多就是力量大!
如此之大的实力差距,让康熙这样的君主都绝望了,常宁当然就更加的绝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