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页

而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广东、福建、江西、江南、江北、浙江等六省地盘上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

但是朱和墭不可能同时培养那么多的佼佼者,所以从科举大比结束后的二月下旬开始,他都一直在亲自主抓这帮新科进士的入职培训,还试图从中选拔出不超过十个“真正的天才”进行重点培养。

到了八月下旬,经过了几轮筛选,朱和墭总算选出了七个天才进士。

他们分别是扬州黄履庄,杭州戴梓,漳州陈浩,雷州郭忠柱,潮州苏哲,苏州耿忠,徽州汪文选。

这七个人可个个都是人才,其中还有一个应该是历史上以善于设计和监制闻名的戴梓!

不过他们当中最聪明的确不是戴梓,而是来自扬州的黄履庄。这人年纪还不到二十岁,却已经学贯中西,尤其擅长机械。

在南京紫禁城文华殿边上的一处刚刚平整出来的空地上,颜元、莱布茨尼、诸葛正阳,还有戴梓、陈浩、郭忠柱、苏哲、耿忠和汪文选等人齐集一堂,簇拥着朱和墭,乐呵呵地看着黄履庄满头大汗地骑着一辆手动式的双轮木头自行车在转圈。

这架双轮自行车的结构和后世的自行车有点像,都是一前一后两个车轮,中间一个座椅可以坐人。但是它的驱动方式却非常奇特,不是脚踩的,而是用手摇一对曲拐以带动车轮。

虽然这辆自行车骑着有点累,但是这位黄履庄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而且还是朱和墭急需的机械方面的天才!

第512章 工业化的一小步

看着黄履庄满头大汗的吃力模样,围观的天才们低声的议论纷纷。

“这个车设计得还真巧妙啊,用手摇曲拐就能带动车轮……真乃巧夺天工也!”

“巧是巧,就是累了一点,胳膊上没劲儿可走不了太远。”

“也是啊,如果能把这曲拐装到下面,用两只脚踩就更好了……”

“那可不行,双脚得随时准备踩地面,要不就摔了……你看,他这不是踩了一下吗?”

“双轮不稳当,用三轮就没事儿了,前面一个轮连曲拐,后面俩轮子托一个坐垫,这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