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令旨。”
“臣领旨。”
其实陈永华、冯锡范二人本就没想请郑经出马——人家三太子要开的是英雄会,你一预备首富去凑什么热闹?而且郑经现在的身份,应该离“英雄”二字远一点。怎么还能自己往上凑?
万一朱和墭看见郑经后来一句“论天下英雄,唯首富与墭尔”,那多吓人呢?
“对了,”郑经这时才想起来问,“这个英雄会是为何而开?”
陈永华道:“是为了朱、吴两家会盟伐清做个见证。顺便议论一下天下大势和联手灭清之事。”
冯锡范补充道:“同样的帖子发出去不少,据说莆田少林寺的智通大师,还有几位隐居的大儒名士也收到了英雄帖。另外,三太孙还发出许多不记名的英雄帖……只要自认为是英雄,又不嫌路远的,都可以去九宫山一行。”
郑经点点头,道:“明白了……三太孙这回又要借着九宫山的台,唱他自己的戏,宣传他的原儒之说了。”
陈永华笑道:“还是王爷看得通透,三太孙应该就是这么想的。”
郑经淡淡地道:“有不记名的帖子可就热闹了……这天底下的牛鬼蛇神可多着呢!”
第331章 砍头不死真英雄!
大清康熙十二年十二月二日,江宁城的仪凤门外的龙江口码头上,已经聚集了一群顶戴袍褂俱全的人物。临时的彩画牌坊都已经安装最高的规格搭建了起来。从龙江口码头通往仪凤门的道路也已经撒上了黄土,路边的商铺全都大门紧闭。昔日繁华的街道上,现在只剩下了全副武装的八旗兵丁和跪在地上聊天的老百姓。
当然了,敢跪在八旗天兵身边聊天的老百姓也不真老百姓,而是宣威大将军岳乐、江宁将军额楚、两江总督麻勒吉、江宁织造郎中曹玺这些驻江宁的大清封疆重臣们动员来的高仿老百姓——不是驻防八旗和绿营兵的家眷,就是吃衙门饭的小官小吏,当然还有他们的眷属。
而这些江宁城内大员们之所以要动员那么多高仿老百姓来仪凤门外下跪,当然是为了恭迎那位“砍头不死”的大清小圣主康熙皇帝了。
康熙来了!
带着数万“精”(很精)兵,乘坐着二三百条长江水师的战船,已经到了江宁城外的长江江面上,就快进入秦淮河的龙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