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分成上下两场,上午考诗词,下午考文章。其中诗词是初试,通过的才能参加下午的文章试。文章就是篇八股文,如果能通过,那就是会试高中了。
会试高中后还有一轮殿试,考一篇策论文。殿试通过,那就是复明第一届进士老爷了。
虽然周培公和傅弘烈二人都没想要高中,但是他们俩还是一大清早就到了广州贡院。混在一大群“黑袍儒生”当中,站在大门外面等着进场。
广州贡院这边傅弘烈也来过几次,这回故地重游,当然要仔细看看有什么不同了。
当他和周培公一起挤到贡院大门外的时候,发现在贡院大门外还扎了个牌楼,牌楼下面站了一排身穿浅红色儒服的“斩人儒”……全都是一水的大胡子斩人儒,气势汹汹,看着就很会讲理。
而牌楼上面还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真儒快来”!
第203章 咦,中了!
傅弘烈和周培公二人的考试,那是考得非常轻松的……随便考考嘛!
反正他俩也没想着要高中啊!
他们就是来广州走一遭,抄一份名录,探一下虚实,然后就回韶州去交差。这一趟深入敌营看着也挺顺利的,不仅在广州城四下转了转,远远的看了看正在开工的三元里堡垒和越秀山四方炮台,还在广州府馆驿里面听了朱和墭的演说,还得到了一堆“原儒主义小册子”。
现在他们只要把考试应付过去,然后抄好名录,就可以回去领赏了。
而以傅弘烈、周培公二人的学识,高中有困难,但是随便写个诗获得应试资格,再写篇八股文交上去,那是没有问题的。
在把考试应付过去后,他们俩就一边等待放榜,一边在广州城内外转悠,有时候还会广州外城的酒肆茶馆里面喝杯茶,打听一些小道消息。
还真被他们俩打听到了三个“大消息”。
一是早就应该成为忠烈的平南王尚可喜居然还没死,还被押在广州府城的大牢里面!
二是广州府下面的新会县如今还是大清的地盘,守在那里的是平南王尚可喜的世子尚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