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朱三太子、朱三太孙他们发兵猛攻什么的,尚可喜也不担心,无非就是节节败退。他是步步为营而进的,所以败退起来也可以节节抵抗。哪怕每个大营只能消耗对手五百人,六个大营也能消耗对方三千人。
现在揭阳岛上能有几个三千人?
如果不是朱和墭不讲武德,也不守基于实力的国际规则,偷袭夺取了澳门,打开了通往广州的大门,就尚可喜这套战略,哪怕朱和墭有甜火药和燃烧瓶,也很难打赢。
不过即便这个步步为营的局被朱和墭破了,尚可喜也没那么好对付!
他沉着声对尚之孝、吴三畏、金光道:“这次老夫进军虽然要分前、中、后三队,但这三队之间的间隔不能超过五里,实际上还是一路,之所以要分三队,只是方便行军,便于在遇敌时展开。所以你们三人一定不能冒进,不能为敌所诱。如果遇到敌人的小队,驱赶了便是。如果遇到大队,就立寨下营,就地坚守,等待全军抵达!”
第135章 啥叫断桥之计?有人懂吗?
揭阳县城,监国府大堂。
已经当了几个月监国的朱天王,这段时间总算是当出一点滋味了。
因为他那个总理军国政务的衰仔不在家,那个能掐会算都快成妖精的左辅正军师诸葛三和也不在,连那个不知道该叫嫂嫂还该叫儿媳的奉国夫人大波玲也不在揭阳。
所以城中无老虎,猴子就能称大王了!
当尚可喜全军开拔,气势汹汹的杀奔揭阳县城时,朱天王正一身布衣儒服领着一群臣子,在自家大堂上接见远道而来的陈永华和一僧、一道、一儒。
陈永华是从厦门岛上过来的,郑经在二月底的时候就秘密登岛了。而在郑经登岛前后,厦门岛上还来了三个贵客。
就是这一僧、一道、一儒!
一僧法号今种,俗家姓屈,名大均,字一灵,今年四十岁出头,长得有些清瘦,颧骨很高,双目炯炯有神。此人乃是岭南名士,岭南三大家之一,因为矢志抗清,才削发为僧,以便于奔走四方。在朱三父子开办大明朝廷之前,他因为被清廷通缉,正在浙江桐庐躲避,不过依旧和延平王府保持联络。
而那一道就更厉害了!他是南昌青云圃道院的开山祖师,约莫四十多岁,看着也很瘦弱,很不起眼,却有个非常牛逼的道号——八大山人!
他俗家姓朱,名耷,还有个谱名统an(上林下金),乃是大明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