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脑袋清醒或者不那么清醒的寒门子弟经过这次打击之后,立刻清楚的意识到了他们不是士人,没有学宫他们就没地方学习,不能学习就难以做官,所以聪明的保持了沉默,接受了既定事实。
士人本来就能做管,寒门豪强没有郭鹏的扶持是做不了官的,他们必须紧紧团结在郭某人身边。
于是这一既定事实就被确定下来。
发展到现在,学宫变成了太学,授课规模更加广泛。
郭鹏在太学内部大搞班级和学科改革,受教育的寒门豪强和黎庶官员人数越来越多,士人子弟越来越少。
基本上除了郭氏程氏和田氏之外,很少有其他的士人子弟会进入太学学习。
因为皇帝的强力支持,以至于高洁雅致的士人们基本放弃了从太学进入朝廷做官的路线,所以自然更加重视察举,重视孝廉和茂才。
他们更加宣称只有孝廉茂才才是入仕的正途,其他的都是邪门歪道。
只有走举孝廉的路途做官才能成为高官显贵,走其他歪门邪道做官只能做小官,佐官,做不了主官。
因为他们掌控舆论,郭某人也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动用陈琳这个终极武器,所以也就默认这样的事情。
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举孝廉再经过公府复试之后授官的和太学渠道做官的,起点和终点都不一样。
郭某人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继续往上,他还需要时间去筹备,去改变。
现在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入底层黎庶出身的官员进入太学接受教育,然后授官,已经是多年斗争之下得到的成果了。
郭鹏也一直没有对孝廉和茂才动手。
他把这块地方留给士人,做他们的自留地,让他们自己去玩,容忍他们把这块地方玩出花来,只要不过分,他都可以容忍。
甚至把公府复试的权力也交给了崔琰这个在朝中很有些威望的士人,让他们自己操作,自己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本身就是他的一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