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页

于是在他拒绝了汉天子第二次的诏令的同时,负责记录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的书吏将他们“秉笔直言”记录下来的“真实可靠”的文字记录献给郭某人观看。

这是郭某人要求的,他要这样做,为了向后人表明自己忠君体国之心,以及被逼无奈当皇帝的心路历程。

『三年夏,王师奉诏平吴国,七月,擒孙权于丹阳,灭吴国,江东遂平』

『九月,天有二日,麒麟现于邺,帝有感天意,下诏禅位于王,魏国相曹操、尚书令程昱、尚书右仆射田丰、参谋令戏忠等率众请王即位称帝,王大惊,拒不奉诏,掩面而走,心不自安』

『初,操、昱等以王威播四海,民心所向,当奉帝令,代汉而立,王怒,斥之,操、昱等固请,王不从』

『十月,帝下二诏,操、昱等再请王即位,共请者并前甚众,王大怒,斥之,不从,操、昱等不惧,再请,言辞愈烈,王亦不从』

『时天下纷扰,诸刺史郡守皆上表劝进,王闻之,心常惴惴,顾左右曰:彼等贪图富贵,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看完这些“真实”的记述,郭某人缓缓点了点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样是可以的,用语精简一些,关键的地方用一些修饰性词语,其他的地方直接平铺直叙,不要有过多的记述,也不要有旁人的主观看法。”

郭某人对史书的记载进行了专业性的指导,表示这些记述里只要有自己一个人的主观看法就可以了,其他人的主观看法是毫无必要的。

史书既然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那就要发挥出本该具备的功效,好好的为帝王将相做家谱,而且也要遵守为长者隐为尊者讳的优秀传统,不要些不该写的,该写的,都必须要是伟光正的。

书吏表示666,并且一定遵从,也不敢不遵从。

史书上必须要表现出自己被逼无奈的事实和郁闷的心情,体现自己身为大汉忠臣被逼无奈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痛苦。

只有这样,自己的代汉而立看上去才名正言顺。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风度和涵养以及人品。

圣天子圣天子,关键在于一个『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