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页

不少后人歌颂这三大征,但其实这其实挺悲哀的。

古代评价帝王,一般都是文治武功。

但万历亲政之后,就只有武功,没有文治,因为在这时期,他没法控制内部的斗争,凝聚朝廷,非但如此,这朝堂在他的领导下,是越来越分裂,不管他说什么,朝中立刻就斗得不可开交,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因为没有干活的,大家都顾着排挤政敌。

所以说,明朝亡于万历,不是没有道理得,万历留下得这一道道伤痕,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这也是他坚定打这三仗的原因,对外,他还是能够说了算,毕竟军队全都在他手里,如果连这三仗都不打,那他真的就没有任何存在感。

如今可是朝野上下,全部支持他制定的国家决策。

这可真是第一回啊!

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关税只是小事,但是话又说回来,大事他们也不敢这么闹,在大事上闹,那就是鱼死网破,故此往往朝中的斗争,都是一些芝麻绿豆得小事,但是背后却交织着权力的斗争,且影响深远。

这一次也不例外。

在他们认怂之后,万历便立刻召开朝会,先是强势通过了关税法案,即日起,河道上将没有特权一说,每条船都必须得交税,接受检查,包括漕运的船只,大殿中全部高呼“陛下圣明”,气氛与以前完全不一样。

甚至都有一种士气高涨的体现。

要是以前,非得将屋顶给吵翻。

但这一次,大家只真的怕了,万历就好像是先将一把刀插在自己的肚子里面,然后坐在桌上跟他们对赌,这横得怕不要命的。

以及制定出全面治理河务的方案。

而且这个方案,里面还藏着笼络人心的意思。

他先是特别委任工部尚书石星为河务大臣,不经内阁、司礼监,直接向他负责,同时,亲自指派一大群官员去辅助石星治理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