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页

徐光启点了下头,又将郭淡请到试验田边上的小农院里面,在路上徐光启又跟他汇报了有关番薯的试种。

因为河南的气候跟吕宋、福建那边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不能说撒在土地里面就能够长出来,这还是要进行多番试种,摸透这番薯得习性,才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培育出适合在河南道种植的番薯来。

郭淡对此并不懂,他更多是在鼓励徐光启,让他不用着急,一步步来。

来到小院,坐下之后,郭淡随口问道:“听说你父母和妻子已经来到了卫辉府?”

徐光启点点头道:“是的,他们年前就已经来了。”

郭淡问道:“不知他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徐光启忙道:“他们都非常喜欢卫辉府,如今在这里过的也非常快乐。”

说到这里,他只觉鼻子微酸,“这多亏郭校尉能够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有能力能够孝敬父母。不瞒郭校尉,其实在此之前,父亲大人和母亲大人,以及内子,为了能够让我安心读书,吃了非常多的苦,对此我一直都深感内疚。”

当初他就是看到母亲那么大年纪,为了供他读书,还得在田里面干重活,故此才下田帮助母亲干活。但他毕竟是读书人,他会去寻找很多关于种田的资料,如果每亩地产量更高一点,那么赚得钱就更多,这才慢慢培养出他对农业的兴趣。

这其实也是一种天意,如果他是身在大富人家,他就完全没有机会从事农业生产,他也不可能对此感兴趣。

郭淡稍稍点头,又问道:“说到这科举,你现在应该赶紧动身去参加应试,还是你已经改变了想法?”

徐光启迟疑少许,道:“我父母对我还是给予厚望,希望我能够科举及第,但是他们又觉得做人还是要懂得知恩图报,郭校尉对我们全家恩重如山,故此他们允许我先种植出这番瓜,再去参加考试。”

郭淡道:“我更想知道你的想法?”

“我……!”

徐光启犹豫半晌,才道:“我……我也说不清楚,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我也喜欢我如今所干得事,但是……但是若不去参加科举,我又觉得这是不对的。”

“这我能够理解。”